天天看点

独自带娃两个多月,手腕剧烈疼痛,原来是患上了“妈妈手”

冉冉生了双胞胎,宝宝才2个多月,经常是刚哄完放下这个,另一个又哭起来又得再抱一抱,一会换尿布,一会要冲奶粉,每天都忙个不停……更糟糕的是,冉冉发现最近手腕稍微弯一弯就痛的很厉害,有时候连拧奶瓶的力气都没有。

独自操劳,加上身体的疼痛,让冉冉不由自主地感到委屈,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这是产后常见的“妈妈手”,是过度劳累所致。

独自带娃两个多月,手腕剧烈疼痛,原来是患上了“妈妈手”

什么是“妈妈手”?

“妈妈手”是腱鞘炎的一种,它的专业名字是桡(ráo)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过度活动时,肌腱和腱鞘之间就会经常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疼痛和运动障碍就随之出现了,这就是腱鞘炎。

之所以被称为“妈妈手”,是因为新手妈妈得腱鞘炎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因为刚刚经历了分娩洗礼的妈妈,肌腱、韧带均较为脆弱,容易受伤。一直抱着宝宝、用手拿较重的东西或者多次重复某一动作,这些都是建议常做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让“妈妈手”找上门。

其实“妈妈手”并不是妈妈的专利,许多爷爷奶奶们帮忙带小孩,也会因长时间使用双手或用力不当造成发炎现象。

独自带娃两个多月,手腕剧烈疼痛,原来是患上了“妈妈手”

“妈妈手”的自测办法

当宝妈开始出现轻微的症状,如拇指一侧的手腕,变得红肿或肿胀时就要留心了,如果进一步发展下去就会变成关节活动受限、提不起重物,疼痛也有可能从手腕发展至前臂、指尖等,严重时只是做些轻微的捏、抓、握就会有剧烈疼痛感。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测一下:

把大拇指弯曲到掌心,其余手指包裹住大拇指握拳,拳头用力向下拉伸,如果明显觉得疼痛,可初判为“妈妈手”。

如何预防和缓解“妈妈手”?

热敷保暖

注意手部保暖,避免手部关节着凉。如果宝妈手部的酸痛感不是特别强烈,可以用毛巾在家热敷,让手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并适当按摩自己的手腕。

注意休息

如果患上了“妈妈手”,建议宝妈给自己的手腕放一个假。要注意休息,减少抱孩子的时间,平时让宝宝多在床上玩,或者用婴儿车或背带交替使用。同时应该减少玩手机和玩电脑、敲键盘的时间,给手腕充足的时间自我恢复。建议妈妈佩戴腕部的护具,这样有利于减少腕部的受力,让肌腱得到充分休息,帮助炎症消退。

喂奶姿势

在抱孩子时,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尽量让婴儿的头枕在自己的肘部,注意是身体、肩膀、胳膊肘和手腕一起发力这样抱娃,相对更稳定,也不容易患上腱鞘炎;在喂奶的时候不要经常用一个手,要经常会换手,喂奶的时候可以给手部一些支撑,分散奶瓶对手部施加的重量。

独自带娃两个多月,手腕剧烈疼痛,原来是患上了“妈妈手”

增加活动

用手时间不要太长,经常做做活动手指、手腕,大拇指左、右转圈,做一下伸展运动,可以舒缓手部的肌肉和筋,同时也可以刺激手部细胞的活跃度,不仅能消除不适感,减少炎症,还能锻炼腕部灵活性。

发动家人

从怀孕分娩到产后哺育,妈妈们一路走来,既辛苦又幸福,如果自己感觉劳累,要发动宝爸等家人一起出份力吧,给自己减减负。

及时就医

如果疼痛一直存在,或手指、手腕活动困难,千万不要忍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通常“妈妈手”的预后良好,通过治疗,妈妈们手指或手腕的功能最终都会恢复,一般都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