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子出征,父亲赠送死字旗,川军抗战功不可没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对整个我华夏大地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随着日军一步步的对中华大地的侵略,全国各地男儿,奋起杀敌,前仆后继,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而在数百万川军中,有这么一个人,王建堂,在出川前其父亲拿给他一面旗,上书一斗大之字: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死字旗。

儿子出征,父亲赠送死字旗,川军抗战功不可没

王建堂的父亲是王者诚,一个具有伟大品格胸怀之人,看着国家遭受着日本战火的摧残,在儿子出征前,手写一面死字旗,送给临走的儿子。旗帜正中是一个大大的死字。在死字右侧是一行小字: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侧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时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落款,父手谕。

儿子出征,父亲赠送死字旗,川军抗战功不可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当时还是学生的王建堂决定弃笔从戎,他邀请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组建杀敌队,决心报国,后来人数达到100多人,并扯上了“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的大旗,在当年秋天离开四川,赶赴战场,在临走之际,王者诚托人给儿子送去了这面‘死’字旗.

据说当时,向县政府请求出战抗日后王建堂,在欢送大会上,县长成云章打开了这个大旗,随即,在欢送大会上领出了这些话,当时现场很多人,人们听到这些话语后群情激昂.在当时的成都《新新新闻》这个报刊上也以‘模范父亲’为题将这件事刊登了出去。由此,死字旗思想在四川各地传播了开来。

儿子出征,父亲赠送死字旗,川军抗战功不可没

在王建堂出去打小鬼子时,多次用这个旗去擦拭受伤的血液并包裹伤口,在部队中他英勇战斗,担任过连长,排长,司令部参谋等多职,更是多次担任敢死队,立下无数战功,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活着把死字旗带回去给老父亲看看。

可惜的是,由于战争过于激烈,在多次部队转移中,这面死字旗原件被遗失了。现在存的是据王建堂记忆中的复制品,这面旗帜见证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更见证了出川将士为国为民的品格。

儿子出征,父亲赠送死字旗,川军抗战功不可没

而在这面旗帜的背后,王建堂的父亲王者诚,在书写这面旗帜时是何等的胸怀。一个父亲,面临着去往战场的儿子,不但没有规劝以保性命,以孝家老,更是鼓励其不怕死不惧敌,为国尽忠的决心。这个品格是无数人的榜样,在读到这个手谕时,心中就感慨万千,更不要说书写者的心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