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对于刺杀,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荆轲刺秦王,但是这次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荆轲以生命为代价也没能刺杀暴君。可见,想要刺杀皇帝绝非易事,荆轲也只是让秦王受到惊吓。

历史上还有另外一桩刺杀皇帝的案件,但是很少被后世提及。它是北宋一大谜案,刺杀宋仁宗。它之所以能够淡出人们视线,不难找到其中的原因。一是刺杀不得民心,二是当事人的宽容。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对比来看,宋仁宗是一代明君,百姓爱戴,不似秦始皇那样专横跋扈。如果说刺秦是民心所向,那么刺宋则没有群众基础,自然不被后世传播。此外,这场刺杀最终的惩罚并不严重,这也是疑点之一。

一、宋仁宗

想要了解谋刺宋仁宗的幕后真凶,对于宋仁宗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他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即位时仅十三岁,即位之初由刘氏垂帘听政,十一年后才开始亲政。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宗盛治”。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宋仁宗性情宽厚、严于律己、知人善用。在他统治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敢于直谏的官员,最有名的“四谏”包括欧阳修、余靖、王素以及蔡襄,这都是因为他给予臣子发表谏言的权力,更加印证了他的仁德。

宋仁宗对待下人宽容。有一次用餐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急忙吐了出来。但他并没有责怪宫女,反而不让她声张,以免被判死罪。身为皇帝,能够这样对待下人的皇帝寥寥无几。

宋仁宗提倡缓刑,遇到案件从轻发落。比如煽动造反这一项,有的皇帝会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生怕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而反观宋仁宗,他会确认是真的造反还是乱发牢骚,将惩罚减到最小。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宋仁宗对待读书人宽容。对于参加许多年科举但是仍未入仕的考生开设恩科,放宽录取条件。诗人柳永便是享受了这一波红利,最后入仕。对于苏轼在试卷中的抱怨,选择宽容并且鼓励进谏。

即使是这样一位以仁德治天下的明君,也难过美人关,宋仁宗十分宠爱张氏。短短几年将其由末等嫔妃升至最高等级的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这位张贵妃恃宠而骄,甚至不把曹皇后放在眼里。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二、直击现场

事情发生在庆历八年正月十八深夜,皇宫四周守卫森严,深夜里一片肃静。几个黑衣人正在悄无声息地潜入,三两下杀掉值夜的侍卫,直奔曹皇后的寝宫,此时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内休息。

一位宫女不幸被刺客挟持逼问皇帝所在之处,然而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手起刀落,转眼间宫女没了一条手臂。一声惨叫惊动了整个宫殿,皇帝和皇后都意识到来者不善,恐有变故。

一位宦官害怕惊扰了皇帝而被怪罪,谎称只是殴打宫女并没有异常。皇后当场揭穿其谎言并开始思考对策,她先是阻止了想要出殿查看的皇帝,后又急忙派内侍出宫寻求支援。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外面火光晃动,曹皇后害怕发生叛乱,将宋仁宗藏于内室之中。下令让宫女和太监堵死大门,并且备好水防止刺客纵火。倘若刺客闯入,能够制服者可以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

最后侍卫长带兵赶到,射杀了三个叛乱的侍卫,一人逃脱。这样一场刺杀,想来会引起巨大的风波,但是对外宣称仅仅是四个醉酒侍卫误闯寝宫,这里便可以看出此案十分蹊跷。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其一,仅凭四个人便可以在守卫森严的皇宫里为所欲为,就连皇帝就寝的宫殿都可以随意进入。如果皇宫的守卫当真如此松懈,那么历朝历代应该会有很多皇帝死于刺杀,但事实与之相悖。

其二,宫女发出惨叫后,皇后的侍卫并没有及时出现制止,反而最先到场的是张美人和她的侍从。仔细想想,就算没有皇后和张美人的侍卫,身为皇帝身边必然也有保护安全之人,然而并未出现。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其三,侍卫长在张美人之后到场是不合理的。作为侍卫长保护皇帝安全是职责所在,应该快速营救,但是其速度不及一个妃嫔。作为一位妃子,深夜已然就寝,又能快速地赶到现场。

其四,对涉案人员从轻处置。虽然符合他的宽厚形象,但是刺杀这样大的事没有刨根究底,竟也草草了事,属实说不过去。就连逃走的那人没能留下活口,被乱刀砍死,对涉事官员也仅仅贬官而已。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三、谜案之谜

事后,朝堂分为两种立场,一种以丁度为首建议严查,一种以夏竦为首建议不宜大张旗鼓。宋仁宗选择了后者,并提出张美人护驾有功,晋封为贵妃,不禁又引起官员们的讨论。甚至有的官员称,曹皇后表现过于镇静,恐为幕后主使。这一场刺杀在官员们激烈的争吵中不知不觉变成了是否废后,曹皇后面对突发事件的机智敏锐反而成了错误。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刺杀事件最后不了了之,因为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甚至没有交给相关机构审理案件,所以对于幕后真凶的分析只是推测,而无从证实。这也是它成为谜案的直接原因,以下对于幕后真凶的推测有二。

第一种可能是一场宫斗,皇帝十分宠爱张美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立她为后。因为没有子嗣而废掉郭皇后,又因为社稷立曹氏为后,这些阻碍了张氏成为皇后的梦想,于是她开始筹谋这一切。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朝堂上反踩曹皇后的官员,利用皇帝对于张氏的宠爱,兴许可以扶持未来的皇后,拥立其皇子为太子,仕途便会一片坦荡,于是帮助张氏。皇帝或许开始便察觉这一切,但是出于对张氏的保护便不再深究。

第二种可能是宋仁宗谋划的一场假刺杀,其目的也是为了立张氏为后。这种猜测比较有说服力,可以指使侍卫、官员以及嫔妃,可以让皇帝在事后不严加追查,唯有一人可以如此。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朝堂上下最后不了了之,史官也没有详细记载。或许是大家心知肚明,为了保住皇家颜面和宗仁宗的一世英名都闭口不谈,让真相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真相,但这是永远的谜案。正因为它没有盖棺定论,所以世人才更加喜欢研究。就如同四大名著中,唯有红楼梦被人反复研究,正因为它的原稿后四十集不慎遗失。

宋仁宗遭遇皇宫侍卫行刺,为何会低调处理,谁是幕后真凶

总结

或许正是没有真相才会吸引人们研究,正是不完美才成就了另一种美丽。对于宋仁宗,他不愧为一代明君,仁政宽容,能够接受谏言,实属难得,美中不足便是独宠贵妃这一条。

宋仁宗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了解谜案之后,不如再品味下这位帝王。他是一位没有架子的帝王,可以说是最懂得尊重子民的帝王,比起征战四方,皇帝勤政爱民和体恤百姓显得更有魅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