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一词近些年来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而这一词最早是说曹操的,在历史上曹操为筹备军饷组织盗墓。但盗墓贼一词让曹操十分反感,于是便衍生而来摸金校尉一词。盗墓无非是为了钱,在三国史上,曹操曾在盗了一座墓后三年未再下墓,军队在这三年内经营得风生水起,究竟是谁的墓可以满足军队如此大的开销呢,是什么让曹操选择富贵?

网上对此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文物的出土证明了曹操盗了梁孝王刘武的墓。刘武是西汉梁国诸侯王,也是汉文帝刘恒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是窦太后。这身份一看倒是十分尊贵,死后陪葬品丰厚。首先,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陵墓与普通人的不同,就算生前碌碌无为,死后陪葬品也会十分丰厚。陪葬品就可以抵军队的一时的开销,但三年的军饷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普通的王公贵族的陪葬品真的够了吗?
当然,刘武生前可不是普通的贵族,他可以说是“皇家的宠儿”。公元前153年,刘荣立为太子。因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兄弟又立大功,受封于大国。封地内土地肥沃,城池林立,百姓生活富庶。并且他是窦太后的最小的儿子,自然备受宠爱。别人受赏按件来记,他受赏甚至可以按堆来记。刘武还大兴土木,给自己建了一个足足占了三百里地的东苑,且出入排场盛似天子。刘武还广招人才,手下谋士给他带来的财富也是数不胜数。这么看刘武真可谓是富可敌国了。要想有钱,不仅得有丰厚的收入来源,还得计划着花钱。刘武对自己花钱从不手软,但对于别人他却十分吝啬。这也可以理解,对自己好是人之天性。越是富有他越是抠着花,长此以往,就算是个平民也能积得不少钱更何况是堂堂窦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呢?
诚然,刘武生前如此富裕,但作为一个皇室他的陪葬品也是有规格的,就算是倍受宠爱多放了一部分也不会太多。那这一部分陪葬品能满足三年的军饷吗?其实曹操盗墓贼早已是臭名昭著,他盗过的墓怕是没人能数得清楚,也许他自己都记不太清楚了。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墓地多多少少也给他带去了一些财富。像曹操这么善于经营的人又怎么会让钱白白流出去呢?
根据历史的记载,曹操确实盗了梁孝王刘武的墓,在时间上也符合曹操军队三年军饷不缺的事实。但曹操有没有把所有钱投入其中,又或是挪用了多少补到了哪个空缺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看到那三年曹操的军队吃喝不愁,训练有素,战斗也直线上升。刘武的墓悄然改变了三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