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摸金校尉曹操,盜墓維持軍需開支3年,是什麼讓他富貴險中求?

摸金校尉一詞近些年來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而這一詞最早是說曹操的,在曆史上曹操為籌備軍饷組織盜墓。但盜墓賊一詞讓曹操十分反感,于是便衍生而來摸金校尉一詞。盜墓無非是為了錢,在三國史上,曹操曾在盜了一座墓後三年未再下墓,軍隊在這三年内經營得風生水起,究竟是誰的墓可以滿足軍隊如此大的開銷呢,是什麼讓曹操選擇富貴?

摸金校尉曹操,盜墓維持軍需開支3年,是什麼讓他富貴險中求?

網上對此的說法衆說紛纭,但文物的出土證明了曹操盜了梁孝王劉武的墓。劉武是西漢梁國諸侯王,也是漢文帝劉恒的嫡次子,漢景帝劉啟同母弟,母親是窦太後。這身份一看倒是十分尊貴,死後陪葬品豐厚。首先,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陵墓與普通人的不同,就算生前碌碌無為,死後陪葬品也會十分豐厚。陪葬品就可以抵軍隊的一時的開銷,但三年的軍饷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一個普通的王公貴族的陪葬品真的夠了嗎?

摸金校尉曹操,盜墓維持軍需開支3年,是什麼讓他富貴險中求?

當然,劉武生前可不是普通的貴族,他可以說是“皇家的寵兒”。公元前153年,劉榮立為太子。因劉武是漢景帝的親兄弟又立大功,受封于大國。封地内土地肥沃,城池林立,百姓生活富庶。并且他是窦太後的最小的兒子,自然備受寵愛。别人受賞按件來記,他受賞甚至可以按堆來記。劉武還大興土木,給自己建了一個足足占了三百裡地的東苑,且出入排場盛似天子。劉武還廣招人才,手下謀士給他帶來的财富也是數不勝數。這麼看劉武真可謂是富可敵國了。要想有錢,不僅得有豐厚的收入來源,還得計劃着花錢。劉武對自己花錢從不手軟,但對于别人他卻十分吝啬。這也可以了解,對自己好是人之天性。越是富有他越是摳着花,長此以往,就算是個平民也能積得不少錢更何況是堂堂窦太後最寵愛的小兒子呢?

摸金校尉曹操,盜墓維持軍需開支3年,是什麼讓他富貴險中求?

誠然,劉武生前如此富裕,但作為一個皇室他的陪葬品也是有規格的,就算是倍受寵愛多放了一部分也不會太多。那這一部分陪葬品能滿足三年的軍饷嗎?其實曹操盜墓賊早已是臭名昭著,他盜過的墓怕是沒人能數得清楚,也許他自己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墓地多多少少也給他帶去了一些财富。像曹操這麼善于經營的人又怎麼會讓錢白白流出去呢?

摸金校尉曹操,盜墓維持軍需開支3年,是什麼讓他富貴險中求?

根據曆史的記載,曹操确實盜了梁孝王劉武的墓,在時間上也符合曹操軍隊三年軍饷不缺的事實。但曹操有沒有把所有錢投入其中,又或是挪用了多少補到了哪個空缺處我們不得而知。我們隻能看到那三年曹操的軍隊吃喝不愁,訓練有素,戰鬥也直線上升。劉武的墓悄然改變了三國的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