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2012级社会工作 专业 卢敏

卢敏,洛阳理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6届毕业生。现任郑州市金水区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文化宣传部部长,郑州市郑东新区金光路办事处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主管。先后荣获郑州市优秀社工、二七区优秀社工、郑东新区优秀社工等个人荣誉,撰写的相关案例文章先后获得郑州市“十佳案例”金水区“十佳案例”、金水区“十佳专业文章”,郑东新区“十佳案例”等荣誉。郑州市社会工作督导库督导,擅长社区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领域。
求学四年,毕业两年,从业近乎六年,从18岁的少年到28岁的青年,从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一名真真切切的社会工作者,这段路程中,欣赏着无限风光,也品尝着百味人生,如今,生命和社工之路仍在同行,我也想边走边诉说些“我和社工”的故事及感受。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的发展历程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学习的功课。在人间尝尽酸甜苦辣,为的是收获希望、意志、目标、能力、忠诚、满足、关心和爱的品格。如果一位80岁的老人,终其一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明白这样的道理,也许我们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还好没有装着糊涂离世,但也许我们又觉得他有些遗憾,因为明白之后,也只能启发后人,再无重来的机会。从这里我们也许看到了生命的滞后性,所以读大学时,在学习这个理论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有没有一种经历,让人提前感受不同生命阶段带来的震撼,可以不用很具有前瞻性,但至少让年轻的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不同生命阶段的意义。我真的很幸运,确认过眼神,我遇到了对的人。
2016年6月,我从洛阳理工学院顺利毕业。毕业前的大半年,怀揣对社工领域的求知心和对医务社工的好奇心,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有幸来到郑州金水区同行社工机构。两个月的医务实习中,目睹着癌症病人及家属悲恸与乐观交织的情感、疾病中他们细数年日,珍惜或抱怨上天给予的一切,在那里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活着与死亡,每天都会真实上演。医务岗位的实习给初来社工行业的我一次生命的洗礼,在患者和家属面前,我第一次觉得无助、无奈和从未有过的负面情绪,但也第一次觉得人需要有好好活着的能力,更需要有随时接受意外和死亡的准备。是这里让我知道社工需要协助人活得更好,但也有责任让人心无恐惧地死去。这段社工经历,让当时22岁的我,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
2016年1月至6月,我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业,至今依旧怀念那段在郑州洛阳之间往返,在工作与论文中交织学习的时光,忙碌又充实,努力又幸运。2016年1月,我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去往轻院社区服务中心项目。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轻院社区的两年服务,让我彻底爱上了社工,坚定了社工之旅的步伐。因自身活泼的性格,一入项目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青少年服务和妇女儿童及家庭服务领域。四点半课堂中“我与孩子的心灵之约、课前五分钟的才艺展示、好习惯受益终身的奖励卡制度”每一个小环节无不体现着优势视角,助力于儿童青少年正向发展。轻院社区“爸爸回来了”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开展,并深受社区家庭喜爱,六节不同主题的父子互动旅程,促进了父子间的有效互动,也让我看到了父职教育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爱的五种语言”在家庭关系中温柔的能量。毋庸置疑,轻院社区的大平台,给了我快速成长的机会,在这里我践行着优势视角,家庭系统等社工理论,也真真切切地明白:社工理念是灵魂,是信念,更是服务的指明灯,有了理念,服务才会有血有肉。
成长期过后,紧接着就是难熬的瓶颈期。想要越过瓶颈,就需忍痛突破惰性的本我,2017年初,我有幸担任“智慧快车 助力淮河”公益创投项目负责人,在压力和责任中突破自我,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底,该项目被评为“温暖二七 情满淮河”优秀项目的称号,我也因此荣获“优秀社工”的称号。所以,这一年,是成长与突破的一年。
2018年5月21日,入行的第三个年头,我前往郑东新区明理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担任项目主管。郑东新区,曾经的一张宏伟蓝图,如今触手可及。这是一个年轻活力、充满创新与智慧的区域大平台。一次勇敢的选择,让我在这里有了美好的遇见、珍贵的礼物,和五彩的眼泪。
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来到明理,我遇见了“民间高手”的魅力。铭记党心,巾帼不让的社区书记,她身材瘦小却经得起群众生活百态琐事的考验,扛得起党任重道远的使命。无穷无尽的“宝藏居民”,她们是充满智慧的长者、是穿梭于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是饱读圣贤书的天真孩童,是爱心浇灌青春的大学生志愿者。近20个居民微信群,每天频繁有序的互动交流,是居民热情参与社区共建的写照。在这里,不管多牛的人,总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永无止境的学习与创新,是明理路社区给我最美好的提醒。
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服务的这几年间,我收获了太多的礼物。每一声赞誉、每一张笑脸、每一次居民紧握我的手、每一次被盛情邀请去家里作客,居民们的一句句建议、社区组织从无到有反哺社区、居民从服务对象成为志愿者、镜头下记录的每个服务的瞬间……都是服务对象给我最好的礼物。
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又分明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当一位40多岁的女儿泪眼婆娑来到社工站诉说照顾90岁老母亲的生活难处时,当桃李满天下的优秀师者,如今只能独守空巢犊子面对病痛和孤独的焦虑感时,当社区错综交杂的各种需求和问题向我扑来时……我也会无助、会流泪。然而眼泪是软弱、是坚强、是宽容、是失败、亦是成功。郑东新区这个创新活力的区域告诉我,没有永恒的正确方案,经验丈量不了新的土地、新的居民、新的需要。用心学习、不断创新才是我们不变的盾牌!
2021年,我依旧在社工路上,见证了郑州社工的辉煌时刻,也在思考着十四五规划中,社工站建设背景下社工行业所需的勇气、精准及创新,这是一个以情怀入门,以专业化学习为支撑,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导向的专业,回顾所收所获,更能明白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用汗水浇灌,每一个梦想都应该被珍视。
如今,毕业已5年有余,每每回想起大学期间,生动的小组工作实践演练课、大三课堂上老师精心安排的那场毕业实习解说会、老师亲自将我们送往郑州安排好住处才放心离开的种种场景,内心油然升起感恩之情,也正是这一次次精细的撒种,一次次耐心的陪伴浇灌,才铸就了我坚定的社工信念。我将继续发扬洛理人敢想敢做敢拼搏的精神,书写更多美好篇章。
心比天大,脚比路长!一条社工路,一颗赤诚心,愿我们历经百味,仍不忘初心!
文/卢敏
日期:2021年11月12日
展社工风采,促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