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把尸体送回去是人道的

有网友问: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为此,我们请教了一位曾经在边防工作过的朋友。

在当下各国的国界上,除了边防部队,还有界碑、铁丝网之类的标志与防护设备。边防部队常态化的工作当然是训练与巡逻,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巡逻时与邻国的巡逻人员相遇。在和平友好的时期,双方照了面,领队一般需要相互敬礼,这表示对于对方的尊重。有时候,对方可能会有与你交换一些东西的愿望,会先把自己的东西扔过来,你接到了尽可能地要向对方扔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当然,武器是除外的。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礼尚往来。会加深双方的友谊。

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把尸体送回去是人道的

边防部队还担负着对边防设施的维护工作,比如,铁丝网若有漏洞补一补,界碑若过于除旧还得换新的,另外是若有必要,可能还会在一些地方加一些新的标志等等。除了这些,有一些地方,边防部队每过一段时间或者每年,都要将一些容易穿越的地方犁一遍,这样一来,一些牲畜或偷渡者越境就会留下痕迹,进而可以及时与对方沟通和交涉。

每隔一段时间,双方都会举行常态性的会晤,双方都会升起国旗,在国境线或国门所在的位置,就一些事项交换意见。同时,也会互换双方越境的牲畜等。如果一方需要会晤,而又不在会晤的日子,那么这方就会升起国旗,另一方看到后,同样会升起国旗,表示已经知晓,然后双方选定时间和地点,若遇一些重大的事项,还要请求上级,得到上级的批准。

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把尸体送回去是人道的

通过这些,不难看到,边境是一个正规有序的地方,不可能让谁胡来、乱来。那么,接下来,就该讲军人越境的问题了。我们先讲一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在某边防的某年冬天,我一队巡逻人员因为大雪,走着走着迷路了,大家发现走得不对的时候,立即停了下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联系部队,但是,风雪太大了,根本确定不出自己的位置也联系不到后方的部队。

这时,天黑了,怎么办呢?领队的排长便命令大家停下来,不能再走了。为什么呢?如果再走,误入邻国国境,就意味着是侵略,对方可以随时开枪的,甚至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排长被活活冻死在了风雪里。第二天部队找到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距对方国境只有一步之遥。这个事儿后来,被写进了书里,甚至被拍成了电影。虽然,误入邻国国境的时候,也可以向对方提出救援,但排长并没有那么做,体现出的是一个军人应有的节操和尊严。

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把尸体送回去是人道的

在这里,人们应该明白,军人误入对方国境意味着什么,他们不同于老百姓,走错了路,被对方收留,然后再通过交涉被遣送回来。带有武装性质的军人,无故踏出他国国土,当然可以被视为入侵。在这一前提下,“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其实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被打死是正常的,是应该的,是没有一点儿错的。如果很不客气地用两个字,那就是:活该。所以,“怎么办”的落脚点只能是要不要把尸体还回去,还是一种大度,给对方一点人道和面子,不还也就不还了。

在古代的战争中,是这么处理尸体问题的。双方打仗,死了好多人,尸体很多,怎么办?双方的将领就会交涉,在某一个时段里休战,其后各自组成运尸人员,来到战场上,把己方人员的尸体拉运回去。这时候,大家各干各的事,一般不会搞偷袭之类的小动作。另外,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边防地段,通常的防护一般有好几道,除了绊马索、沙坑、战壕等等,绊马索是为马而设的,沙坑亦是,马匹在坚硬的地面上奔跑,忽遇松软的沙坑,会被陷入其中受伤。如果不明不白地穿越了这些而来,那一定是来搞侵略的,没有不挨打的道理,打死了也就打死了。

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把尸体送回去是人道的

最后,我们想要说的是,战争真正打起来需要理由,而某些时候,这理由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把尸体送回去是人道的

面对可能发生的战争,任何一方都要警惕类似于此被人为制造出来的“理由”,都要及早公布真相,免得替人的背锅。当然,最终怎么还击才是硬道理,一切都是用实力来说话的。在这里“军人越境偷袭,反被对方打死,怎么办”的正确答案应该非常非常清楚了——军人有守土之责,对于入侵者来说,只能有一个字:打!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与文无实际性关联,感谢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