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竹筠(1920-1949年),江姐是对她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四川人,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1939年加入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我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

临刑之前,江姐写下了托孤的红色遗书,以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成为了她生命的最后绝唱。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么(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什)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绝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这希望的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甚(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6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么(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信被涂改多处,存于三峡博物馆,直到2007年11月14日江姐牺牲58周年这天,才向世人揭开了尘封已久的秘密。铁骨柔情,在这封信里,江姐多次提到了自己的孩子云儿,物价是一个母亲需要对待现实,把孩子送人是一个母亲可以让任何人动容的心痛,“粗服淡饭足矣”又成为了一个母亲无奈的悲鸣。“见面”与“握别”又拧成了一股绳,让它变得结实并赋予它力量却是英雄的血与泪。

信是江姐写给丈夫彭咏梧前妻的弟弟谭竹安的。彭咏梧(1915—1948年),1938年入党,1940年任云阳县委书记,次年调重庆市委任第一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1945年,在地下斗争中与江姐结为伴侣。为迎接全国解放,1947年10月,组织决定他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并到下川东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任游击纵队政委。1948年1月率游击队在奉、巫交界地暗洞包突围时,为掩护同志壮烈捐躯。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曾经,关于彭咏梧与江姐结为伴侣前还有过一段婚姻,一些人可能是考虑到影响到英雄的光辉事迹,在当年的宣传材料中很少提及。但现在看来,这段经历可以使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而当下的人们也都能理解。

彭咏梧的第一任妻子叫谭正伦,在与江姐相识、相恋之前,他已与谭正伦结婚8年,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彭炳忠。1944年夏,江姐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秘密工作。入党后,按组织的要求,与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而彭咏梧投身革命工作,四处奔走,已与老家的妻子谭正伦失去联系多年。在这期间,云阳一带曾遭到日本的猛烈轰炸,有消息传说他老家云阳县的妻儿已在轰炸中丧生。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假扮夫妻的日子里,彭咏梧与江姐通过相处,相互掩护,与敌人周旋开展工作,有了感情,1945年,经组织批准,他们正式结为夫妻。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彭云出生。生孩子时,在四川大学读书的江姐难产,班上的女同学送她到了医院,因为彭咏梧不在身边,又为日后能不再受孩子拖累,自作主张作出了剖宫产和绝育两个手术。彭咏梧赶到,看见江姐和刚出生的儿子彭云后,不禁对江姐这个外表柔弱却内心坚强的女子钦佩不已。

也就是在这期间,谭正伦派出弟弟谭竹安前来重庆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1946年底某天,彭咏梧在街上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以前的名字,被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循声一看竟是妻弟。随后,彭咏梧知道了谭正伦的近况,谭竹安也获悉了姐夫已另娶他人为妻。虽然,当时谭竹安已投身革命的进步青年,但对姐夫另娶的事仍然心存芥蒂,而彭咏梧也因为这件事陷入了无比的愧疚之中。

将姐夫的事告诉姐姐?谭竹安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将此事先放一放,自己也在重庆参加了革命工作。不久,谭竹安来到一个地下党组织联络点联系工作,接待他的人正是江姐。谭竹安并不知道这些,觉得对方随和热情,便坐下来与对方攀谈了起来。谈到彭咏梧时,谭竹安不由在个人的情绪里夹杂了些抱怨甚至是不敬。对方静静地听着,微微地笑着,等谭竹安说完了,才告诉他,自己就是和彭咏梧结婚的那个女子。谭竹安不好意思了起来,对方说:“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都还活着,我会处理好这层关系的……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你姐姐还需要的话,我会考虑把你姐夫还给她……”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谭竹安被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对方又说:“其实,你姐夫在这件事上的愧疚之情比我还深……我们事先都以为她和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忽然地,谭竹安觉得眼前的江姐变得高大了起来,听到她接着说:“我和你姐夫都对不住你姐姐,但这件事也许只能到革命胜利后才处理了……”理解在那一刻从谭竹安的缓缓升起,他忽然站了起来,抓住江姐的手,动情地叫了江姐一声“姐姐”。从此,江姐与谭竹安开始以姐弟相称,在革命的年代因为丈夫又多了一个亲情的弟弟。她说,自己虽然没有见过丈夫的前妻谭正伦,却始终相信能和谭正伦成为最好的姐妹。

这就是革命年代里的爱情,因为残酷现实的封闭,人们虽有了阴差阳错的结合,但对于彼此的体谅与宽容却让人动容并敬重。1947年10月,彭咏梧受命返回下川东组织武装暴动,江姐决心同往协助彭咏梧。但当时,他们的孩子彭云只有1岁,需要一位可靠之人照看。想来想去,江姐做出了一个让彭咏梧深感意外的决定:将彭云托付给谭正伦!她深信谭正伦一定会在这危难时刻出手相助她和彭咏梧的。彭云回后来回忆说:“1947年10月,母亲给谭妈妈(谭正伦)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不但将一切和盘托出,还嘱托谭妈妈尽快来重庆照顾我。那是我的两个妈妈唯一的一次通信。”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信在后来被谭竹安转到了谭正伦的手里,她带着儿子彭炳忠在老家苦等丈夫数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丈夫与别人结婚的消息,现在还要叫她去带丈夫和别人生下的孩子。谭正伦哭了,但哭过之后,又觉得不管是丈夫彭咏梧和丈夫现在的妻子江姐都没错,而孩子更是无辜的,决定动身前去重庆。1948年2月,谭正伦从被江姐寄养的人家接过彭云,开始四处躲藏。敌人企图抓到彭云威迫江姐就范,但都被谭正伦成功逃脱了。

在这个过程中,谭正伦并不知道丈夫彭咏梧和江姐为了革命事业先后就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背着只有3岁多的彭云,在当时重庆成立的几个“脱险同志登记处”,一个挨一个找地寻找彭咏梧和江姐,但都没有找到。后来,经过多方打听,谭正伦终于得到了江姐在歌乐山“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噩耗,她哭着对彭云说:“孩子,你的妈妈没了,但你的爸爸还在,我们一定能找到他的……”又背着彭云埋去很多烈士被杀害的地方寻找,并在最终得知早在一年前丈夫就牺牲了的消息。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次,谭正伦没有哭,而是默默地将彭云背回了老家,与自己的儿子彭炳忠一起抚养。后来,彭咏梧和江姐成了小说《红岩》中的人物的原型,成了全中国人都崇拜和敬重的大英雄,但谭正伦却一直在尽心尽力地抚养烈士遗孤,并把他们都教育成了优秀的人才。彭炳忠后来成为四川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方面为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彭云1965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毕业后分到了沈阳一家工厂工作。1973年,彭云与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易小冶结婚,调至北京四机部一个研究所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以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随后,他又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国,先后在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学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提到谭正伦,彭云说:“虽然有时和别人提起时为了能和我的亲生母亲相区别,我称她谭妈妈,而实际上,我和谭妈妈的感情与亲生的母子没有任何区别,我一直就叫她妈妈。”谭正伦退休后和彭炳忠一起住在成都,1974年彭云的儿子壮壮出生,1976年,谭正伦准备到北京来看孙子。亲友们在成都为谭正伦饯行,但她却突发高血压去世了。彭云说,那一年,才59岁。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2007年,江姐的儿子在渣滓洞参加纪念活动,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个平凡的女性,就这样以博大的胸怀成就了广为人知的英雄,而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总是这样的:在革命的事业被英雄前赴后继的同时,英雄的身后也站立着英雄,虽然默默元闻,但更值得人们敬重。2007年,彭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一次我到渣滓洞举行纪念活动,不知怎么被认出来我就是江姐的儿子,‘牢房’楼上楼下顿时被挤得水泄不通。为了安全起见,班上一位男同学赶紧换上我的衣服和眼镜和我‘调包’,我们才成功‘突围’。”他呢,虽然定居美国,成了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把江姐的遗愿只做到了一半,但后来他却让自己的儿子回了国,投入到了祖国的建设中。想必,在这个时候,江姐和丈夫彭咏梧一定能够含笑酒泉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西部人文地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