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统治时期,有这么一支私人武装,它不属于国军序列,却是一支连国民党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
它的首任指挥官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孙立人这个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生曾经是这支部队的团长。
这支部队连以上军官大都是留学生,它还有一个高级顾问团,这些高级顾问都是清一色的德国军官。

这支部队就是“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
顾名思义,它应该是一支用于缉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
组建税警总团,宋子文既没有征得蒋介石的同意,也没有向主管军队的军政部报备,“国民政府税警总团”的编制、装备、人事安排都由宋子文说了算,任何人都插不了手。
因此,人们称“税警总团”为宋子文的私人武装,这种说法一点都不为过。
税警总团的军费来源很单一,却十分充裕。
国民政府每年要征收大量的“盐税”,除了偿还八国银行的借款外,剩余款项大部分用来“供养”税警总团,钱数不少。
因此,在当时,税警总团是中国最“土豪”的军队,他们的武器装备均由财政部自行采购,购买的都是欧美的先进武器,精良程度非一般部队可比。
其中步枪为清一色的“毛瑟”枪,还配备了防空炮、两栖战车、水冷式重机枪,甚至还配备了“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
可以这么说,在税警总团,除了官兵们身上穿的灰布军装和青天白日帽徽之外,就连罐头食品、蚊帐、被褥等小物件都是“进口货”。
税警总团的官兵素质也比国民党正规军高出许多,英美军校的留学生一抓一大把,就连普通士兵也都有一定的文化。
税警总团的编制也很特别,总团之下有五个团加直属部队,一个班有14个士兵,一个排有6个班,一个连有252人,一个营有4个连,一个团的兵力超过5000余人。
总团还有直辖的特务营、高炮营、炮兵营、通讯营等7个营,整个税警总团拥有兵力超过了30000人。
有人要问,蒋介石能对宋子文私自组建军队之事不问、不管吗?
其实,宋子文组建税警总团的动静不小,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国民政府早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但是,大家都知道,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是政治婚姻,某种程度上,蒋、宋关系等同于中美关系,蒋介石对宋家向来都是“依顺”的。
因此,谁也不会“自讨没趣”。
另外,宋子文这个“国舅”历来不买老蒋的账,两人意见不一致时,宋子文敢当面掀老蒋的桌子。
蒋介石也不是不知道税警总团的存在,不过,他认为这就是一支为了“收税”而存在的队伍,无足轻重,因此也就不以为意。
老蒋也没有想到,宋子文会把一个微不足道的税警总团搞成一支精悍的武装。
对税警总团,宋子文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比如,税警总团的高级军官全部由他亲自招募,一手提拔。
孙立人就是宋子文非常看好、且亲自提携的一个军事人才。
孙立人也不负重托,他把中、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进行融合,制订了一套与国军其它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孙氏操典”。
所属部队均按照“孙氏操典”进行严格训练,官兵们的学科成绩、术科水平、军事技能等方面都出类拔萃,高人一筹。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税警总团在“收税”相关事务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这支部队。
“一二八”事变暴发,日军突袭上海,税警总团奉命开往抗敌第一线,宋子文亲自颁布了作战命令。
因为担心此事遭八国银行反对,所以,税警总团没有使用自己的番号,宋子文把税警二团、税警三团交给了国军第19路军,由第19路军统一指挥,参加抗战。
税警总团是最先与日寇交火的中国军队之一。
在这场战斗中,税警第二团第一营死守阵地,日军死伤惨重,但是,第一营官兵也都以身殉国。
此外,税警总团还参加了守卫龙华机场等战斗,并一度夺回闸北火车站。
在一场激烈的防守战中,税警总团官兵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他们凭借旺盛的士气、过硬的军事技术以及精良的武器,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
此战,日军战死的人数超过了税警总团的阵亡人数,这样的战绩在当时实属罕见,非常难得。
此后,国军第五军驰援上海,税警总团的参战部队编为第五军第87师独立旅,接受第五军指挥。
“淞沪协定”签订之后,税警总团不得不调离上海,开赴两淮地区整训。
宋子文意识到,日本不会就此罢休,中日之间早晚都会有大战。
1932年,宋子文飞往北平,与退居关内的张学良和汤玉麟联系,想把税警总团调到华北,投入抗日前线。
没想到,税警总团刚到郑州,就被河南省主席刘峙发觉,刘峙马上就向蒋介石报告了情况。
蒋介石大发雷霆,严令税警总团原路返回。
于是,税警总团没能上得了前线,宋子文因此与蒋介石大吵一场,一气之下,辞去财政部长职务,“出国考察”去了。
“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税警总团再次开往上海抗日前线。
这一次,税警总团配属给了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部队被编为两个支队,司令官分别为何绍周、王公亮,总司令是黄杰。
从十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五日止,税警总团参加蕴藻浜与苏州河阵地守备战,日寇在杭州湾登陆后,税警总团又担负了掩护大军转进作战等任务,历时六十六天。
为了守住阵地,税警总团官兵前仆后继,甚至与日军进行了逐屋逐楼的争夺,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周家桥战斗就是税警总团最为惨烈的一仗。
孙立人率部防守苏州河周家桥一线,与日军血战了两周,战斗中,孙立人被日军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了三天,被宋子文送到香港治疗。
淞沪会战结束不久,黄杰归于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麾下,所带税警总团余部被编为40师,留下5000余伤员,黄杰就不管不顾了。
孙立人此时战伤未愈,闻讯后即赶往武汉,他以这五千人为基础,招纳旧部,于1938年3月重组了财政部“缉私总队”。
1939年初,缉私总队重新恢复了税警总团的名称。
1941年12月,税警总团大部改编为陆军新38师。
在远征滇缅的战斗中,新38师大放异彩,在仁安羌一战中,新38师所部击溃七倍于己的日军,救出了7000多驻缅英军。
1942年10月,新38师和新22师被编为新编第一军,郑洞国为军长,孙立人为新38师师长,廖耀湘为新22师师长。
在兰姆伽,新一军换装了美械装备,接受美式训练,不久后,“猛虎”再次“出山”!
新一军一出山,就打垮了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
在80天的缅甸密支那攻坚战中,新一军歼敌近4000余人,逼得日军密支那城防司令水上源藏少将切腹自杀。
攻克密支那,标志着中、美、英盟军在印缅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税警总团也从一支私人武装成长为被日军视为劲敌的王牌部队。
以税警总团为“老家底”的新一军不愧为抗日英雄,却在最后成了蒋介石“全面内战”的殉葬品。
辽沈战役之“黑山阻击战”中,廖耀湘调集新一军等部队轮番向黑山发动猛攻。
黑山阻击战整整打了5天,新一军等国民党精锐主力却始终未能突破黑山。
1948年10月26日凌晨,东北人民解放军向廖耀湘兵团发起全线总攻。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乱仗中,新一军彻底被打垮了。
新一军副军长等一批高级军官被俘虏,军长潘裕昆侥幸脱逃。
1948年10月19日,原属于新一军的新38师在长春向东北人民解放军投诚,1948年11月,新一军最后一个师-暂编第53师也选择了放下武器。
随着最后一支有税警总团血脉的部队退出战争,税警总团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