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开国少将赵章成将军本是西北军的一名炮手,没有多少文化,却在旧军队中练就了精湛的迫击炮操作技术。1931年,他参加了红军,成为了红军的神炮手。

在红军战士中曾经传说,赵章成每次开炮前都要拜佛,因为有佛祖保佑,所以百发百中。

其实这是因为红军战士大都没有接触过火炮,误将赵章成射击前的瞄准和测距姿势当成拜佛了。不过,那手势确实跟单掌拜佛有点相像。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起初,让赵章成名声大振的是安顺场那场战斗。安顺场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经几次渡河均告失败,最后全军覆没。因此,当红军长征来到安顺场时,蒋介石扬言“要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

举世闻名的安顺场之战打响了,红1团团长杨得志手下的17勇士首先登船强渡,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登上对岸,可因为没有可依托的阵地,所以完全暴露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之中,杨得志急令炮兵火力援助。

赵章成手上只有一门迫击炮勉强能用,还没有托盘和炮架,炮弹也只有3发。但是这没有难倒“炮王”,只见他左手托起炮身,测距、瞄准,干脆利落的把3发炮弹都打了出去。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第1发炮弹在敌军人堆里爆炸,第二发炮弹直接把敌军指挥官送上了天,第三发炮弹打乱了敌军防守阵形,17勇士趁机占领了有利地形,此时,第二船勇士也登了岸,守敌弃阵而逃。

赵章成三炮定乾坤,在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这神奇的三炮被载入了我军炮兵史册,安顺场也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于世。

抗战期间,赵章成在129师任职期间,曾经参加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攻击战斗。在那次战斗中,八路军缴获了三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但参战部队中竟然没有一个人会操炮。

本不在战场的赵章成奉命骑马飞奔而来。赵章成指挥6名从未摸过迫击炮的战士配合自己,分别给3门迫击炮上炮弹、装引信,而赵章成则一个人操纵3门炮,不间断的向日寇射击,最后,那3门炮的炮管都打红了。

在这一仗中,赵章成炮击的效果怎么样呢?还是听一听对手的评价吧。战后据俘虏供称:从炮火的准确和密度判断分析,八路军应该有一个迫击炮排在进行齐射……

可还不算是“炮王”的最高水平。在另外一次战斗中,他还创造了单炮发射的最高记录。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1940年8月10日,我军包围了日军冈崎大队,日军被迫退据山头,以十几挺机枪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我军几次强攻均告失败。

时任八路军连长的赵章成决定用猛烈的炮火压制鬼子,可是,由于日军居高临下,除了一处断崖,其他地域都在日军火力控制范围中。

赵章成果断的指挥战士们扛上一门迫击炮,带上所有的炮弹,悄悄来到断崖下。

从崖上的日军阵地到崖下赵章成的迫击炮阵地,直线距离不过40米,崖下适合架炮的场地也非常有限,赵章成最后将迫击炮调至88.5度的特大射角,炮管与地平线几近垂直。

如此大角度的发射炮弹,稍有不慎,炮弹就有可能从头顶落下来炸到自己。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赵章成一点没有迟疑,一发接一发,以极快的节奏不停地对崖顶开炮射击。

崖顶爆炸声震耳欲聋,崖下8个八路军战士也忙得手脚并用,他们忙碌的开弹药箱、搬炮弹、装引信,才勉强能供上赵章成一个人的射击速度。

短短6分钟时间,他连续发射了240发炮弹,平均一秒半一发,这是一次改写纪录的射击,在此之前,有记载的迫击炮最快发射速度是一分钟30发。

崖上的日军被崖下直上直下飞上来的炮弹打得晕头转向、乱了阵脚,不一会就招架不住了,他们只见炮弹满天飞,也搞不清楚有多少门炮在发射,更想不明白崖下怎么把炮弹打上崖顶的,日军所有的轻重机枪全成了废铁,士兵死伤无数,他们终于崩溃了。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除了射击技术精湛,“炮王”还是个发明家,当年“炮王”秘制的“辣椒炮弹”就在八路军中传为美谈,也让日本鬼子心惊胆颤、恶梦连连,一提起它,头皮就发麻。

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赵章成带迫击炮连攻打一个山梁上的日军据点,据守的100多个日伪军坚守在牢固的据点里就是不出来,让赵章成一时一筹莫展。

怎么才能把日军从据点里赶出来呢?赵章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改装炮弹,用辣椒面把日本鬼子从据点里熏出来、呛出来。

听说辣椒面也能打鬼子,乡亲们把家里的辣椒全部拿了出来。赵章成带着战士们把炮弹内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补填上辣椒面,最后拧上引信,一口气改装了20发“炮王”秘制“辣椒面炮弹”。

第一次试射“炮王”秘制的“辣椒面炮弹”时,赵章成把迫击炮架在离日军据点150米处,标尺打到50度,其他战士也参照着喵准目标,做好射击准备。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赵章成一声令下,全连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一发发“炮王”秘制“辣椒面炮弹”在日军碉堡及其周围爆炸开,铺天盖地的辣椒面顿时撒向据点,熏得鬼子眼睛睁不开,一把鼻涕一把泪,咳声不断,哭爹喊娘。

“土八路打毒气弹了!”据点里的日军吓得一个个拼命往外跑,乱作一团。这时,攻击部队迅即向鬼子开火,不一会儿,鬼子们被全歼,之前一个通宵都没拿下的据点被攻破,这一仗,全歼了鬼子,而八路军无一伤亡。

新中国成立后,赵章成担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期间,担任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回国后,任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

即使在和平年代,赵章成也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有一次,赵章成将军观摩炮兵某部举行的比武演习。因场地泥泞,“82”迫击炮组射击时底盘固定不稳,连发数弹都没有击中目标。

观摩席上的赵章成将军坐不住了,他不顾左右的阻拦,跳下主席台直奔发射阵地,他要给年轻的战士们示范:特殊情况下怎么打炮。

观摩席上的其他领导和现场的指战员们不免有点担心,老“炮王”的技术无懈可击,可那都是在战争年代,当时他还年轻,身体好,体力壮。而如今,老“炮王”已经年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家都为老将军捏了一把汗。

但见“炮王”推开炮手,脱下自己的解放鞋,垫在了火炮的炮尾上,测距、瞄准,单手稳住炮身,另一只手取弹发射,首发就命中目标。

一代炮王3炮定乾坤 一个人打出一个炮兵排的火力

“炮王”宝刀不老,雄风犹在!现场响起指战员们热烈的欢呼声,其中饱含着他们对“炮王”赵章成老将军的敬意和钦慕。

1969年,开国少将赵章成将军病逝于北京。

2014年,人民解放军恢复迫击炮射击训练,迫击炮数十年后“重出江湖”,是我军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面向实战的强烈信号,也让人们再次追忆“炮王”赵章成传奇的往事。

让我们不忘往事,不忘当年虽然使用简陋的武器装备(比如“炮王”秘制炮弹),却打下了红色江山的前辈们。

向“炮王”敬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