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致对外,共同抗日,中共领导的红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
这就意味着红军从此要跟昔日的敌人成为友军,穿一样的军服,戴一样的军帽,举一样的军旗。
那么,昔日的血海深仇是否就此烟消云散?
哪有这么容易。
改编的过程中,在“换装”这个环节就首先“卡了壳”。

“换装”并不是换一身军服那么简单,按要求,红军将士将要在军帽上缀上“青天白日”帽徽。
就因为这个“青天白日”帽徽,闹出了一次令人头疼的“换军帽风波”。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广大红军将士即将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国民党给八路军的编制有限,在八路军总部下仅给了三个师的番号,所以,几乎所有的红军将领都被“降级使用”。
比如,改编之后,红军军团级、军级首长基本上降为师级军官,红军师长一般降为旅、团级军官任用,更有部分红军将领“直降三级”。
碰到这样的情况,红军将领没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
不过,在上级组织的解释教育下,红军将领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这个问题也就很快解决了。
另外一个问题更普遍:红军官兵对佩戴“青天白日”帽徽普遍有抵触情绪。
红五星要换成“青天白日”,不仅如此,连红旗也要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
很多战士想不通,发牢骚的,说怪话的,坚决抵制的比比皆是。
平心而论,从军帽的功能性等方面来说,新军帽要比红军“八角帽”强得多。
这种军帽仿德军制式军帽,它的原型是滑雪帽,特别之处是:军帽上有半圈护布和两粒钮扣。
天气寒冷时,护布可以从纽扣上解下来,可做脸部、后颈部御寒之用。
天气炎热时,可以上翻护布,固定在两颗纽扣上,这样就不致于影响散热。
可是,红军战士对军帽本身并不太在意,他们真正反感的是军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部队正式改编的前一天,八路军第129师就将“青天白日”帽徽发到了各个班,要求战士们提前将帽徽缀好,开誓师大会时统一换帽子。
一看到“青天白日”徽章,很多战士的气都不顺了。
有一位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回忆道:
班会上,班长给每个战士都发了一个帽徽。
拿着帽徽,班里的战士都低着头,黑着脸,一个个长吁短叹,闷闷不乐。
班长说:“大家缀上帽徽吧,明天开大会要用。”
一个战士是炮筒子脾气,他把“青天白日”帽徽往地上一扔,冲着班长就吼开了:“我当的是红军,不是白狗子,为什么要戴它?”
几句话勾起了战士们的心头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嚷了起来。
“要是戴上这玩艺儿,还有什么脸见乡亲?”
“我参军就是为了打国民党反动派,打来打去,我们怎么也成了国民党兵了!”
“国民党杀了我们多少亲人、战友,此仇不报,誓不罢休!”
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青天白日”徽章上的十二个角就像恶狼的十二颗牙齿,阴森,狰狞,可恶。
看到它,战士们就会心生厌恶,怒火满腔,多少血泪,多少辛酸,多少悲痛,一起涌上心头。
老战士说,团结抗日的大道理我们都知道,就是感情上实在接受不了。
让129师刘师长等首长们更担忧的是,不仅普通战士想不通,在思想上有抵触,不少干部也一时“拐不过弯来”。
因为他们都是红军干部,如若处置不当,后果将更严重。
陈赓旅长在日记中写道:刘、张不回,改编命令不能正式宣布,许多干部不安于位,考虑自己的去留,以致影响部队工作,发生纪律废弛的现象……
陈赓旅长在日记里记载的正是当时的真实状况。
一次,刘师长在机关直属队作动员报告,有位干部就站了起来,非常冲动地说:“我宁可回家种地,也不穿国民党军装,戴青天白日帽子!”
还有一位干部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不披这身狗皮,老子照样打鬼子!”
这位干部曾经动过这样的心思:离开部队回老家,自己拉队伍打鬼子。
刘伯承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坐下,然后对大家说:“当年,我向往革命,脱掉了国民党的军装,现在,我也不愿意再穿回国民党的军装。”
“但是,大敌当前,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对付日本人,大家都是革命干部,应该有起码的大局观,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
最后,刘师长给大家打了一个比方:“一对兄弟有矛盾,这时候,有个外族的恶霸打上门来了。”
“你们说,这对兄弟应该先一起合力打恶霸呢,还是兄弟俩先打个你死我活?”刘师长问道。
“当然是先打外族的恶霸!”干部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随后,他们也想明白了刘师长话中的道理。
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八路军129师抗日誓师大会终于如期举行。
的阅兵台前,刘师长面向全体指战员,慷慨激昂地喊出了联合抗日的吼声。
“过去,国民党是我们的敌人,今天为什么却成了我们的友军呢?这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始终把民族利益看成最高的利益!”
“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我们当前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
刘伯承也深深地理解战士们的心情:“同志们,换帽子、戴帽徽都算不了什么,不管形式上怎么变,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不会变!”
最后,刘师长拿出一顶缀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用手指了指“青天白日”帽徽:“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请同志们牢记四个字-白皮红心!”
说完,他将帽子戴在头上,庄严地发出命令:“现在我命令,换帽子!”
一声令下,全师指战员一齐从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新军帽来。
摘下红星帽的那一刻,许多战士情绪激动,眼睛里浸满了泪水。
阅兵台上的刘师长等领导也思绪万千、表情凝重。
所有的红军战士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事:他们将旧军帽(特别是红五星)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下来,无一例外。
刘师长用“白皮红心”四个字说服了红军战士,就这样平息了“换军帽风波”。
这天夜里,陈赓旅长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换装时的心情很复杂,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暂时将红军帽收藏起来吧。”
“任凭换什么帽子,我们永远是党的军队!”
在许多将帅的回忆录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那次“换军帽风波”,足见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
那么,八路军、新四军什么时候不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了呢?
有一种说法,1941年“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和新四军就取消了青天白日帽徽。
皖南事变后,确实有新四军、八路军官兵出于义愤,不愿意再佩戴国民党帽徽。
但是,为维护联合抗日统一战线的大局,一直到抗战结束,八路军、新四军都没有下达过取消青天白日帽徽的命令。
直到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全面内战开始之时,我八路军、新四军的番号才相继取消,我军官兵从此不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等向中央提出建议,将我军的名称改为“人民解放军”。
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打响,解放区原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部队陆续改称为人民解放军。
这个时候,我军广大指战员终于戴回了心爱的“红五星”帽徽。
从此,“一颗红星头上戴”,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人民军队高歌猛进,走向全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