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為了一緻對外,共同抗日,中共上司的紅軍、南方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新四軍。

這就意味着紅軍從此要跟昔日的敵人成為友軍,穿一樣的軍服,戴一樣的軍帽,舉一樣的軍旗。

那麼,昔日的血海深仇是否就此煙消雲散?

哪有這麼容易。

改編的過程中,在“換裝”這個環節就首先“卡了殼”。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換裝”并不是換一身軍服那麼簡單,按要求,紅軍将士将要在軍帽上綴上“青天白日”帽徽。

就因為這個“青天白日”帽徽,鬧出了一次令人頭疼的“換軍帽風波”。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廣大紅軍将士即将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由于國民黨給八路軍的編制有限,在八路軍總部下僅給了三個師的番号,是以,幾乎所有的紅軍将領都被“降級使用”。

比如,改編之後,紅軍軍團級、軍級首長基本上降為師級軍官,紅軍師長一般降為旅、團級軍官任用,更有部分紅軍将領“直降三級”。

碰到這樣的情況,紅軍将領沒有些想法是不現實的。

不過,在上級組織的解釋教育下,紅軍将領深明大義、顧全大局,這個問題也就很快解決了。

另外一個問題更普遍:紅軍官兵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普遍有抵觸情緒。

紅五星要換成“青天白日”,不僅如此,連紅旗也要換成“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

很多戰士想不通,發牢騷的,說怪話的,堅決抵制的比比皆是。

平心而論,從軍帽的功能性等方面來說,新軍帽要比紅軍“八角帽”強得多。

這種軍帽仿德軍制式軍帽,它的原型是滑雪帽,特别之處是:軍帽上有半圈護布和兩粒鈕扣。

天氣寒冷時,護布可以從紐扣上解下來,可做臉部、後頸部禦寒之用。

天氣炎熱時,可以上翻護布,固定在兩顆紐扣上,這樣就不緻于影響散熱。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可是,紅軍戰士對軍帽本身并不太在意,他們真正反感的是軍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部隊正式改編的前一天,八路軍第129師就将“青天白日”帽徽發到了各個班,要求戰士們提前将帽徽綴好,開誓師大會時統一換帽子。

一看到“青天白日”徽章,很多戰士的氣都不順了。

有一位紅四方面軍老戰士回憶道:

班會上,班長給每個戰士都發了一個帽徽。

拿着帽徽,班裡的戰士都低着頭,黑着臉,一個個長籲短歎,悶悶不樂。

班長說:“大家綴上帽徽吧,明天開大會要用。”

一個戰士是炮筒子脾氣,他把“青天白日”帽徽往地上一扔,沖着班長就吼開了:“我當的是紅軍,不是白狗子,為什麼要戴它?”

幾句話勾起了戰士們的心頭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嚷了起來。

“要是戴上這玩藝兒,還有什麼臉見鄉親?”

“我參軍就是為了打國民黨反動派,打來打去,我們怎麼也成了國民黨兵了!”

“國民黨殺了我們多少親人、戰友,此仇不報,誓不罷休!”

在紅軍戰士的眼裡,“青天白日”徽章上的十二個角就像惡狼的十二顆牙齒,陰森,猙獰,可惡。

看到它,戰士們就會心生厭惡,怒火滿腔,多少血淚,多少辛酸,多少悲痛,一起湧上心頭。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老戰士說,團結抗日的大道理我們都知道,就是感情上實在接受不了。

讓129師劉師長等首長們更擔憂的是,不僅普通戰士想不通,在思想上有抵觸,不少幹部也一時“拐不過彎來”。

因為他們都是紅軍幹部,如若處置不當,後果将更嚴重。

陳赓旅長在日記中寫道:劉、張不回,改編指令不能正式宣布,許多幹部不安于位,考慮自己的去留,以緻影響部隊工作,發生紀律廢弛的現象……

陳赓旅長在日記裡記載的正是當時的真實狀況。

一次,劉師長在機關直屬隊作動員報告,有位幹部就站了起來,非常沖動地說:“我甯可回家種地,也不穿國民黨軍裝,戴青天白日帽子!”

還有一位幹部幹脆直截了當地說:“不披這身狗皮,老子照樣打鬼子!”

這位幹部曾經動過這樣的心思:離開部隊回老家,自己拉隊伍打鬼子。

劉伯承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先坐下,然後對大家說:“當年,我向往革命,脫掉了國民黨的軍裝,現在,我也不願意再穿回國民黨的軍裝。”

“但是,大敵目前,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對付日本人,大家都是革命幹部,應該有起碼的大局觀,不能因個人的好惡,而置國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顧!”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最後,劉師長給大家打了一個比方:“一對兄弟有沖突,這時候,有個外族的惡霸打上門來了。”

“你們說,這對兄弟應該先一起合力打惡霸呢,還是兄弟倆先打個你死我活?”劉師長問道。

“當然是先打外族的惡霸!”幹部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随後,他們也想明白了劉師長話中的道理。

在大家的積極努力下,八路軍129師抗日誓師大會終于如期舉行。

的閱兵台前,劉師長面向全體指戰員,慷慨激昂地喊出了聯合抗日的吼聲。

“過去,國民黨是我們的敵人,今天為什麼卻成了我們的友軍呢?這是因為,我們共産黨人始終把民族利益看成最高的利益!”

“大敵目前,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我們目前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

劉伯承也深深地了解戰士們的心情:“同志們,換帽子、戴帽徽都算不了什麼,不管形式上怎麼變,我們人民軍隊的本質不會變!”

最後,劉師長拿出一頂綴着“青天白日”帽徽的軍帽,用手指了指“青天白日”帽徽:“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請同志們牢記四個字-白皮紅心!”

說完,他将帽子戴在頭上,莊嚴地發出指令:“現在我指令,換帽子!”

一聲令下,全師指戰員一齊從挎包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新軍帽來。

摘下紅星帽的那一刻,許多戰士情緒激動,眼睛裡浸滿了淚水。

閱兵台上的劉師長等上司也思緒萬千、表情凝重。

所有的紅軍戰士不約而同地做了一件事:他們将舊軍帽(特别是紅五星)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下來,無一例外。

劉師長用“白皮紅心”四個字說服了紅軍戰士,就這樣平息了“換軍帽風波”。

這天夜裡,陳赓旅長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換裝時的心情很複雜,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暫時将紅軍帽收藏起來吧。”

“任憑換什麼帽子,我們永遠是黨的軍隊!”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在許多将帥的回憶錄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那次“換軍帽風波”,足見這件事在當時的影響有多大。

那麼,八路軍、新四軍什麼時候不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了呢?

有一種說法,1941年“皖南事變”後,八路軍和新四軍就取消了青天白日帽徽。

皖南事變後,确實有新四軍、八路軍官兵出于義憤,不願意再佩戴國民黨帽徽。

但是,為維護聯合抗日統一戰線的大局,一直到抗戰結束,八路軍、新四軍都沒有下達過取消青天白日帽徽的指令。

直到1946年6月,國民黨蔣介石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全面内戰開始之時,我八路軍、新四軍的番号才相繼取消,我軍官兵從此不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45年8月15日,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等向中央提出建議,将我軍的名稱改為“人民解放軍”。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師長用四個字平息“換軍帽風波”

1946年,解放戰争全面打響,解放區原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部隊陸續改稱為人民解放軍。

這個時候,我軍廣大指戰員終于戴回了心愛的“紅五星”帽徽。

從此,“一顆紅星頭上戴”,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人民軍隊高歌猛進,走向全國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