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国博读懂“上山”,读懂那一粒米

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砻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从此,作为祖本的野生稻在古人的培育下“疯狂”生长。

在国博读懂“上山”,读懂那一粒米

这是一个万年前的故事。时光的隙罅里遗落一道光,照耀在金黄色的稻穗上。一粒粒稻米成熟坠地,一颗颗金灿灿的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奇迹。上山人耕耘土地、悉心栽培,经过漫长的等待,这些植株终于每年都开出花、结成穗,成为家园边最美丽的风景。他们将脱粒后的稻壳和陶土相伴,制作成器;将发酵过的米浆存封在罐子里,酿造出酒。

这些都是何其伟大的发明!正如袁隆平先生为上山文化的题词——“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那样振奋人心。他们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

上述万年前的情景得以还原

离不开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

小编在这里推荐两篇论文

即可查看更多

荷花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水稻栽培的证据

邱振威 蒋乐平 王昌燧 David V. Hill 吴妍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11(4)

内容提要:

钱塘江上游一处上山文化时期的荷花山遗址开展了植硅体分析,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新石器时代早期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的变化;(2)全新世早期的人类适应;(3)钱塘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者的水稻栽培实践。植硅体组合揭示遗址上山文化时期及之前的地方性植被景观包含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稻(Oryza)、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和一些木本植物等。来源于稻叶的水稻扇型植硅体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出现了历时性变化,总体趋于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和鱼鳞状纹饰递增的方向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生土中发现水稻扇型和水稻双峰型植硅体,表明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以前遗址所在地应有野生稻分布。这说明,上山文化时期人类认识到野生稻可以食用后,逐渐由采集利用到可能的人工管理转变,最后发展到有意识地进行水稻栽培。

关键词:

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野生稻;水稻栽培;新石器时代早期

上山文化水稻植硅体研究的几点思考

邱振威 《考古》2021年第9期

上山文化自发现以来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涉及考古学文化与聚落格局、手工业生产和生业经济等多个角度。囿于大植物遗存出土很少,植硅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山文化研究,尤其是在水稻栽培与驯化程度的判断方面。然而,连续开展十多年的植硅体分析工作也暴露一些问题,如来源基本相同的样品表现出不同的分析结果、不同植硅体表征水稻驯化程度不一致等。通过梳理上山文化水稻植硅体相关研究,本文提出:科学的样品来源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标准并公开的实验步骤是比较研究的有效保障,统计数据差异化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水稻植硅体用于反映水稻驯化进程的有效性仍待深入探索。

上山文化 植硅体分析 水稻扇型植硅体 水稻双峰型植硅体 水稻驯化

【展览信息】

在国博读懂“上山”,读懂那一粒米

展览名称: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开展日期:2021年11月21日

展览地点:国博南1展厅

(展期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