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作者:羽扇纶巾2020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1856年1月31日-1933年5月15日),陆军上将,一战中德军著名将领,历经斯托卢波尼之战(1914)、坦能堡战役(1914)、乔利斯-塔诺夫战役(1915)、凡尔登战役(1917)等著名战役,功勋卓著。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弗朗索瓦

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方面最出众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他的特点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更优于上级的命令,有“自负的胜利者”的别称,这使他在战场上赢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给他的军事生涯带来了显著影响。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出生于1856年1月,1913年9月,弗朗索瓦接替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亚历山大·冯 ·克鲁克将军任第一军军长,隶属于普里特维茨所指挥的第八集团军。1914年8月,部队驻扎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该部队1903年和1905年参加了以东普鲁士为战场的两场演习,其中后一场演习正是以施利芬计划为蓝图实施的。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个人特点突出

弗朗索瓦作为一个指挥官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毫不停歇的攻击性,对于大胆突击情有独钟。为此,在坦能堡战役中和鲁登道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鲁登道夫雄伟的巨大成功使他在坦能堡战役中获得了显著的个人声望,而这一结果却给弗朗索瓦的军事生涯带来了巨大影响。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坦能堡战役态势图

弗朗索瓦的性格特点-----容易冲动是众所周知的。在斯托卢波尼所发生的东线第一场战役中,弗朗索瓦在没有通知其上司--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普里特维茨的情况下,就发动了一场独断专行式的攻击,作战目标是将连年坎普夫的俄国第一集团军赶回俄国边界。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俄军部队

他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这鼓励了普里特维茨在甘比尼对连年坎普夫军发动攻势。这一进攻遭到失败,使得第八集团军司令部令德军向后撤退到维斯瓦河。这样的失败令德皇愤怒,普里特维茨在8月20日被解职,东普鲁士的指挥权随后转移到退役复职的兴登堡手中,而鲁登道夫则担任第八集团军的参谋长。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德军进击

战场胜利辉煌

在坦能堡最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中,弗朗索瓦再次拒绝接受防御指令,并接连两次违背了鲁登道夫的直接命令。8月28日鲁登道夫为防止防线被突破,命令弗朗索瓦全军向北挺进,到拉纳去支援中部的战斗。但是弗朗索瓦认为,切断敌退路的更为重要,在没有通知鲁登道夫的情况下,他继续按原定路线行军。第二天,他的部队切断了俄军南逃的退路。最后公所周知的事实是,这种抗上的行为帮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达成对俄军萨姆索诺夫第二集团军的决定性胜利---俄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萨姆索诺夫自杀。而弗朗索瓦的部队在这次胜利中捕获了9万名俄军,主要的胜利成果是该部队实现的。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被俘俄军

虽然弗朗索瓦这次违抗命令的行为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理,但是鲁登道夫对他的猜忌与日俱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升任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职务尤其是鲁登道夫担任第一军需总监后,明确地将弗朗索瓦视作一个不可驾驭的危险人物,弗朗索瓦再也没有被授予集团军司令这样的指挥权。这些对他职业生涯带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和弗朗索瓦能力相近,在坦能堡会战中和弗朗索瓦级别相同,指挥第十七后备军作战。但相比于弗朗索瓦在军一级止步不前,马肯森上在随后的战争中成为了一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并晋升为陆军元帅,这让弗朗索瓦大为不满,甚至心生退意。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在第二次马苏里湖会战中,弗朗索瓦仅获惨胜,甚至被认为是遭到了失败。在这之后,弗朗索瓦交出了第八集团军的代理指挥权,重新回到了军一级指挥作战。弗朗索瓦一直在这个级别上待到战争结束,他主要战斗在东线。

止步陆军上将

弗朗索瓦在1915年5月14日获得了著名的蓝马克斯勋章。在这一荣誉的说明中,强调了他杰出的领导能力和卓著的军事计划,以及在加里西亚的乔利斯-塔诺夫战役的突破中对第41预备师成功的指挥和在1915年5月2日击败了俄军。弗朗索瓦收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亲笔信,对他的获奖赞赏有加。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威廉二世

弗朗索瓦在1917年7月27日获得了橡叶勋章,以奖励其在凡尔登战役中的表现,后被晋升为陆军上将。

战后,弗朗索瓦撰写了几本有关一次大战的著作,例如《坦能堡会战中的兴登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出版于1920年的《马恩河和坦能堡之战》,在本书中他仔细分析了德国开战之初的几个星期内的战争指导。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死于1933年5月15日。

弗朗索瓦——自负的胜利者

背景材料链接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迫使其退出战争。德军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参战凡尔登战役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尔肯海因的总参谋长职务,任命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