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总编 | 钟昆

作者 | 付宇

编辑 | 陈抒豪

来自汽车葫芦圈的报道

曾经的好莱坞,以华特迪士尼、索尼影业、派拉蒙、20世纪福斯、环球影业和华纳六大影视公司为代表,形成了著名的“好莱坞六大”。而随着迪士尼收购20世纪福斯,六大变成了五大。但“五大”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2018年底,奈飞加入美国电影学会(MPAA),成为新会员的事件,又成功让局面变成了六足鼎立。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的“六大”,因为奈飞这股新鲜血液的加入,开始变得有很大不同。

不同于此前好莱坞喜欢超级英雄等已经取得成功的稳定题材,奈飞敢于冒险的精神让它能够在已有的影视格局中不断开发新的题材,这也让它做出了众多精品,例如最近的《鱿鱼游戏》,成为当下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贵。

奈飞就像是搅动好莱坞影视圈的一条“鲶鱼”,而在汽车市场中,在当下电动化潮流正逐渐成为新趋势的背景下,不同于绝大多数企业单纯以电动化或者电气化来达到碳中和,作为汽车行业世界级霸主的丰田,拥有不同的看法。

明确战术

丰田全面拥抱电动化

12月14日,丰田汽车现任掌门人丰田章男站台,一席演讲全方位的阐述了丰田汽车在未来的碳中和战略规划。在丰田看来,想要实现大环境的碳中和,无非就是两种手段,一是从源头减碳,二是排放中和。这两种新概念在本次发布会上有一个更官方的名称,即“碳减排车”和“碳中和车”。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在于驱动汽车的能源能否达到完全的绿色环保。前者是通过技术手段,让驱动能源在并没有实现完全绿色时,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来逐步实现碳中和的愿景。而后者则是通过从源头上掐灭二氧化碳的排放,让汽车驱动能源从一开始就是绿色,即便是内燃机,也无法排放二氧化碳。

这其实和此前丰田章男“炮轰”纯电动的理念相同。并非是坚决的拒绝电动化,在丰田章男看来,电动化除了要对汽车工业内大量从业人员有所考虑以外,还应该考虑到“碳中和”的真实目的。以电换油的驱动方式在目前全球范围(尤其是日本这样一个岛国)依然是依靠火力发电为主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换了一种形式,并未达到真正的减碳目的。而丰田之所以迟迟没有转型,在一段时间内“固守”燃油车底线,抛开在原来技术路线积累多年的技术优势以及盈利优势以外,没有找到更实际有效实现“碳中和”的手段或也是其延后转型的原因之一。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就是丰田和其他品牌在电动化规划上有所不同的地方,看过多家企业电动化战略发布会后,笔者发现其实好多品牌都没有真正系统的讨论过“碳中和”这个概念我们究竟要如何实现,单凭几个某某年要达成怎样的销量目标就开始了这场“混战”。而丰田通过两种概念的阐述,更详细的阐述了“碳中和”这场仗,丰田究竟想要如何打?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事实上,不同于很早就开始全方位拥抱电动化的车企来说,丰田的电动化战略一直没有其他世界级车企的激进,但通过昨天的一场发布会,丰田似乎已经告别了原来的那个“保守”形象,拉开了全新的序幕。在“碳减排车”和“碳中和车”两种概念的指引下,丰田汽车采取了很多举措,其中就包括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以及全方位BEV产品阵容。

狂立flag

蛰伏多年后,丰田“疯了”

bZ系列的首款车型是丰田和斯巴鲁合作的bZ4X,而在此次发布会上,丰田紧跟着推出了bZ Small Crossover、bZ SDN、bZ4X、bZ Compact SUV以及bZ Large SUV等车型,进一步扩充了bZ系列的车型库。针对bZ系列车型的长远发展,丰田打造了BEV专属平台。按照丰田的规划来看,在该平台的赋能下,预计到2030年,丰田汽车将导入30款BEV车型,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产品阵容,届时丰田的BEV车型全球年销量将达到350万辆。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五月份,这一数据还停留在200万,半年不到的时间,丰田在电动化方面,无论是企业认知,亦或是品牌实力,都有了质的飞越,接近“封魔”。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而在丰田旗下另一品牌,雷克萨斯的规划上,丰田的纯电步伐走得更加彻底。同样是以2030年为节点,雷克萨斯旗下所有车型都将提供BEV版本的全方位产品阵容,在中国、北美、欧洲等主要销售市场,实现100%的BEV车型销售,在全球市场中达到100万台的销量目标。而到了2035年,雷克萨斯将在全球实现100%的BEV车型销售,在车型动力上,实现完全的电动化。届时,雷克萨斯这一品牌也将成为一个电动化品牌。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想要实现上述的种种目标,丰田需要在电动化方面付出更大的成本。按照丰田的规划来看,将在2030年前投资4万亿日元(350亿美元)开发电动汽车。实际上,尽管丰田在电动化反面一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步伐异常谨慎。而事实却是,尽管此前没有大张旗鼓的立下各种flag,但丰田在电动化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长期的投资,今天的已有成就,包括bZ系列的多款车型,以及BEV专属平台等,都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潜伏”的结果。

狂推17款新车,丰田电动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早在1992年,丰田就成立了电动化汽车开发部门,并在1996年将RAV4 EV推向市场。在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丰田一直在尝试推出不同类型的电动化车型,包括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小型通勤电动汽车原型“e-com”、 超小型电动车“COMS”等等。但多次小试牛刀后,这家在燃油车时代已经在全球建立起一定统治力的车企也并没有选择做电动化浪潮的先锋军,直到2021年年末,才开始彻底拥抱电动化。

写在最后:

燃油车市场的龙头位置以及其巨大体量背后复杂的供应链环节,都决定了丰田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必然是一场谨慎的“豪赌”。尽管目前电动化趋势已经板上定钉,但想要在这场“豪赌”中取得胜利,丰田只能选择做一条“鲶鱼”。无论是立足两个概念出发的新品研发,还是一口气拿出多款新车的做法,站在MEGA WEB的丰田章男又一次开启了丰田的全新篇章。其不仅要在大众、日产等传统车企中拔得头筹,还要在特斯拉等新能源巨头中抢占有利地位。

▼ ▼ ▼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姜磊律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