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卧龙和凤雏都是刘皇叔账下的谋士,诸葛亮和刘备接触的时间比庞统早,所以诸葛亮更得刘备的的信任,我国流传千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二人出仕前司马微就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还极力宣传得二人其一便可得天下。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作者有意突出诸葛亮,并且将他写的出神入化,反观庞统则比较真实。

有人说当年诸葛亮身世背景显赫于庞统,其实背景是一条加分项,但并不是决定诸葛亮地位的最终选项。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二人性格的不同,间接的造成二人行事风格上有着巨大差异。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诸葛亮比较成熟沉稳,遇事不急不躁,并且懂的包装自己,所以在小说中诸葛亮出尽风头。相反庞统性格急躁,往往为了表现自己而沉不住气,最终也因为急于建功,在刘备攻打雒城的时候死于流箭之下!

当年刘备被曹操打的屁滚尿流,逃到新野偶遇徐庶,曹操怕徐庶助刘备扩大势力,控制了徐庶的老娘。刘备眼看着到嘴的肥肉又飞到别人的碗里了,委屈的哭了起来,不得不说刘备的哭戏很厉害。一个47岁的油腻大叔,因为受了委屈哭哭滴滴,徐庶自然是不忍心,于是他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再说诸葛亮背景深厚,他的岳父和舅舅都是当时社会上了不起的人物,他本有机会出仕做个大官,可是诸葛亮毕竟是神一般的人物,怎能轻易的屈就于人下?

不包装下都不好意思出来,于是隐居于隆中,其实这招以进为退欲擒故纵很多人没有看出来,名义上是隐居,但是对于世间的大事无所不闻无所不晓,这便是借着隐居的名义提高身价,等着买主高价领走自己。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刘备也不是傻子,在三顾茅庐之前,早已打听清楚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荆州大族,和刘表是连襟,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媳妇的二姨夫,蔡瑁是诸葛亮媳妇的舅舅。

有着如此雄厚的人脉资源,对于依附于刘表的刘皇叔,自然志不在新野,而在荆州和天下。当然刘备三顾茅庐也不是只去了三次,而是很多次,可见刘备的志向和野心,有着志在必得的心理。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在看庞统,有着现代艺术家的“散漫生活”,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就算是刘备想请庞统,总得有个地址可寻吧?对不起庞统买不起房子,做不到!

和诸葛亮深居隆中包装自己不同,庞统直接是拿着简历裸投,有点自降身价的意思,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卧龙和凤雏谁更高一筹!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看看庞统的职业生涯,庞统去过数不清的人才市场,简历投了也不止百份,但是始终郁郁不得志,曾经一度投靠周瑜献出了连环计,大破曹操战船,可是周瑜命数短,后又自荐给孙权,可是孙权嫌弃庞统丑陋且嘴笨,弃之。

最后还是老同学诸葛亮的引荐,庞统才在蜀国集团谋得一职。所以综上所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是各取所需,而庞统则因为自身性格原因前半生郁郁不得志!

同为卧龙和凤雏,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什么不三顾请庞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