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思考怎样走向人人无私、人人共同富裕、人人共福的美好世界:续四

(续文四)

本期指出了民生问题应由社会上企业解决的合理性;无私制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

七、公平分配制即无私制与其他分配制的区别?公平分配制对解决好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公平分配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进步?

(一)公平分配制即无私制与其他分配制的区别?

(1)与私有制的区别

①私有制只核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成本,不核算资方与劳方的人力成本;而公平分配制则核算双方的人力成本,并核算资方的资金成本。

②私有制资方单方面占有企业的利润;而公平分配制是共创利润共享,资方和劳方各占各自的利润。

③私有制因资方占有的不完全是自己的利益因而是自私性的;公平分配制因互不占有对方利益因而是无私性的,所以又称为无私制。

④私有制是资方单方的富裕;公平分配制是资方和劳方的共同富裕。

⑤私有制易造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对社会有伤害性;而公平分配制的无私性决定了对社会没有伤害性,也不易产生经济危机,更不会产生社会危机。

⑥私有制偏向于造福占少数的投资人;而公平分配制既造福投资人,又造福劳动者,还会造福所有国民。

⑦公平分配制是社会进步到新的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分配制;而继续实行私有制,社会不可能进步到新的文明社会。

⑧私有制会导致富豪大量的财富闲置,浪费资源;公平分配制会将闲置资金调动起来为社会服务。闲置资金不为社会服务,就要惩收浪费资源税。

(2)与公有制的区别

①公有制资方独自占有的利润虽然具有国民的公众利益性,但却没有体现企业劳动者当得应得的利益性,是把牺牲了的企业劳动者的利益,摊到了全体国民的利益上,因此,对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具有伤害性;公平分配制是国家得国家的应得利润,劳动者得劳动者应得的利润,双方互不占有对方利益,互不伤害,具有充分的公平性。

②在公有制、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公有制对社会共同富裕的作用势单力薄、力度不够、力量有限;而公平分配制的实施,不但私有制企业的劳动者能分配到应得的利润,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也能分配到应得的利润,社会上的广大劳动者就会富裕起来,并带动其他社会群体以相同的分配方式参与各自单位利益的分配,城市各社会群体就实现了共同富裕,这样就会牵动广大农民的富裕。因为,城市的从业者尤其是广大劳动者的收入上不去,购买力低也就使粮食价格也上不去,农民也会因粮价低而跟着穷,这就是千百年来市民与农民连根穷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广大劳动者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收入上去后,由农民与市民一样的人力成本,并以农田的粮价参与城市企业平均利润的分配,必然决定着农民也要跟随市民的收入水平。市民提高了的收入水平使购买力上升,就能满足农民粮食价格的合理升高,从而使农民与市民一起共同富裕。而公有制在与私有制共存的情况下,比起公平分配制在共同富裕上的作用,却远远不够。

③公有制最大的弱点是无法使私有制的自私性自动变为无私性,在不彻底废除私有制的情况下,很难完成私有制去掉自私性,向无私的先进文明社会的过渡。而公平分配制不仅可以做到这二点,而且还可以使资本家通过公平分配不占有别人利益,甚至自觉捐献善款,成为无私的受民众欢迎的资本家,把资本家等投资者与劳动者不太融洽的关系,变成双方和谐相处的鱼水关系,从而使社会充满着蓬勃向上、和谐文明的良好局面。

④公平分配制在调动富豪闲置资金为社会服务时,会避免大量资源被浪费,同时国家还可以收入部分浪费资源的税款。尤其是使以上所述一千亿元以上人民币的特富者自动捐出善款或征收救济税,又会使国家有大笔收入,从而接济贫者,平衡社会合理的贫富差距。而公有制则不便做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公平分配制做得充分、效果好。

( 3)与按劳分配的区别

按劳分配无论是从计件、任务、贡献等任何方法的分配上,都在工资的范畴之内,都排除了人力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应分配到的利润,没有完整体现从业者的民生所需,只拿“多劳多得”的工资,劳动者是亏是赢仍是糊涂账。而且计件、任务多数都是投资方下达的难以完成的计划;按贡献分配,除了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外,一般的劳动者很难分清哪个贡献大,哪个贡献小,因此,按劳分配在现实生活中要很好落实并非易事。而公平分配制则是算账清楚、不占对方利益、赢利清楚、难以亏本、告别贫困、实现平等、人人共富共福的分配。

(二)公平分配制对解决好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解决好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民主、民权、平等、自由的前提条件:

民生决定民主,民主决定民权,民权决定平等,平等决定自由。没有民生,没有生存保障,何来民主;没有民主即没有多数人的当家做主,只有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做主,又何来的民众的权利;民众没有权利,只有为少数人服务的义务,又何来的人人平等;没有人人平等,你高我低,你贵我贱,你主我奴,又何来的人人自由。因此,民主、民权、平等、自由前提的前提,根本的根本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解决了,一切的社会不公现象,一切的社会矛盾就都解决了。如果只讲民主、民权、平等、自由,即使社会财富再多,不把解决贫富分化这一民生的根本问题放在首位,不解决社会分配的不公,或者说不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扩大贫富差距,结果终将会导致社会矛盾或冲突无法避免。因此,解决好民生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才是解决好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

然而,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全部落在国家身上,并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千百年来也很少有国家会有足够的财力解决好全民的民生问题。那么,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呢?

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应由社会上的企业来承担:

一是因为,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单位,是制作“社会蛋糕”的大厨房,有责任供社会大家庭成员分享蛋糕,否则,社会大家庭成员则没有东西可以饱腹。

社会成员好比家庭成员,国家好比房子,企业好比厨房、粮食和衣、物;家庭成员是要吃穿用的,房子(国家)是用来保证安全、安静的,怎么能供吃穿用?因此,供家庭成员吃穿用的责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在了企业身上。

厨房与家庭成员、房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与员工、大众、国家也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厨房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企业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因此,任何企业都由国家而产生,任何企业都不能忘根忘祖,都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服务世界。

不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离开资金和劳动,离开大众的消费,离开国家的安定都不会产生利润;社会离开企业、离开资金和劳动也会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企业与员工与民众与国家与社会是谁也离不开谁的鱼水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如果个别企业只为个别人或极少数人的利益服务,不为大众的民生、国家的利益服务,就脱离了“鱼水关系”,就不是“互利共赢”,也就等于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国家。这样的企业,其存在将无任何社会意义,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功能,就象厨师只顾自己吃饱,不给家庭成员吃饭一样,要这样的厨师还有何用?

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即解决民众的吃穿用的问题必须要由企业来解决,共同富裕的责任必须落在企业的身上。这是企业的职责所在,是投资者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所在,是投资者、企业家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之所在!是投资者、企业家我为人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之所在!是与个别的“人人为我,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极端自私的必无社会价值之人的根本区别!

由于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国家提供的安定环境、大众的消费、员工的日夜劳动以及投资者的资金,所以,企业的利润要由国家、大众、企业劳动者(含管理者,即脑力劳动)、投资者的资金五方来公平分配,才既合理,又能共同富裕,又能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否则,生产力再发展,社会再富有,企业的利润都由资方独占,不懂得企业与国家、民众、劳动者互利共赢的关系,永远也不会共同富裕。个别发达国家,企业的利润由资方独占,富的是资本家或利益集团,整个社会却贫富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无法避免,社会矛盾、冲突激烈,社会常处于不稳定或危险的状态。因此,不论什么企业,如果利润由资方独占,不尽社会责任,尤其是不能满足企业劳动者既能糊口又能养家的需要,企业的存在就毫无任何社会意义,如此的企业多了,就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动乱的后果。

二是因为,从业者(含投资者)的劳动除了是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外,也必须实现养家糊口的目的,只糊口不养家,不仅不能传宗接代、延续社会的发展,而且也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尽不了养儿肓女的义务。这种劳动不但失去了承担家庭义务的意义,同时也失去了社会意义——养不了家,还怎么尽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必须满足家庭(含投资者家庭)民生的所需,才能担起延续社会发展的责任。这是企业必须要有的满足从业者家庭民生所需的家庭功能之所在。

三是因为,企业都有生产、经营功能,但生产、经营没有从业者的劳动就无法实现,无法产生利润,因此,谁为企业付出了劳动,创造了利润,企业就有义务解决谁的民生问题,即劳动者也包括投资者为哪个企业做出了利润贡献,哪个企业就应该并且有责任解决这些人员的民生问题,而不能推责,把民生问题转嫁给国家。这就是企业必须要满足为企业做出利润贡献的从业者民生所需的直接的社会责任。否则,就是侵占了从业者的利润贡献,偏离了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辜负了从业者的劳动。

因此,从企业以上的社会责任功能、沿续社会发展的家庭功能、不负从业者劳动贡献的功能来看,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就必须由企业来承担。企业获得了利润由资方独占,不解决为企业做出利润贡献的从业者的既能糊口又能养家的民生问题,这正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致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原因。当然,企业缴的税除了用于国家建设、行政等项目支出外,国家对民生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国家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只能是除去国家其他方方面面的投资后有剩余,再解决好占少部分的困难群众,如失业、贫困、养老等需要救济群体的民生或生活改善的问题,这样国家才有财力彻底解决好民生问题。

而公平分配制即无私制的实施,既是公平合理的分配,又是解决千百年来民生问题由国家过重负担的重要正当的措施。

企业投资者、广大劳动者、农民、其他各社会群体通过以人力成本为要素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在日常生活所需、养老养小、教育、医疗、住房等生存方面的基本所需就都能够得到满足,并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民生问题就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彻底解决。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就会节省国家大量的资金,国家又可以把这些资金再用到民生的建设上,这样无限良性循环,各国实实在在的民富国强就会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阔步向前!一个新的和谐、文明的社会就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三)公平分配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进步?

在法律和制度对公平分配的八种形式做出规定,经实施后,社会上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等社会群体就会比过去的年收入水平成倍增长,整个社会也就成了一个富足的社会,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品质、更高水平的生活,由此就会带来社会购买力的长期旺盛,就会避免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危机。富豪们的大量闲置资金,也会因不愿意缴纳浪费资源税,回归社会,继续服务社会,就会大比例增多社会资金的流通量,加快社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使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实现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人类美好的未来——一个彻底无私、按需分配、各尽所能、人人平等、人人共福、没有国家区分的大同的美好世界,就不会象过去人们预料的那样会来的那么遥远,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实现!

公平分配制即人人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实施后,就会实现人人的真正富有,整个社会就会以前所未有的动力,推动一个从未有过的无私新时代的到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就会朝着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的面貌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近似世界大同的美好世界就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类社会就会从一个文明级跨入另一个更高的文明级!

通过公平分配制的实施,不仅会实现人类社会的人人共同富裕,资本家、富豪在保证了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由于不占有别人利益和不浪费社会资源,也就成为了无私的资本家、富豪;在他们捐款贡献社会时,就又成为了具有家国情怀、爱社会的资本家和富豪,从此,资本家、富豪同样就具有了无私、大受、奉献的人生价值观,这既是资本家、富豪之福,也是民众之福,一国之福。

通过公平分配制的实施,公有制企业的共有财富,就成了全民公平的人人应有的财富。人人的当有应有并非个人的自私,而是利益的合理分配,也是共有财富的分配最终达到更公平、更理想的体现。

通过人人各得其所的公平分配制的实施以及人类社会统一的为人民谋福制政治制度(下面会谈到)的落实,人类社会由于实现了人人不占有别人利益即不再极端自私,就会实现一个接近高级文明的人人近似无私、人人共同富裕、近似世界大同的美好社会。近似无私就为彻底无私的高度精神文明的大同社会做了精神文明条件上的准备;共同富裕则为大同社会的按需分配提供了物质文明条件上的准备;无限美好的大同世界则为美好的近似世界大同的世界展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而贯穿于当今与近似世界大同和世界大同社会的无私、大爱、奉献的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私、大爱则会为各国人民的团结、友爱、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幸福提供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有;奉献则为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就是说,人类社会人人都树立了无私、大爱、奉献的价值观,就能顺利进入近似无私、人人共同富裕的近似世界大同的美好社会,从而为进入无限美好的大同社会打开方便之门。

经过公平分配制即无私制的实施,达到一定阶段,由于人人不占有别人的利益,占有的只是自己的应得利益,人人就会由近似无私逐步实现无私,既能实现共同富裕,又能实现无私,这就实现了社会财富与无私的统一,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统一,再进一步发展,人人都会是无私的共富共福之人,再也没有阶级之分,人人都是人人平等、共富共福的无私阶级;私有制与公有制也就自动成为了无私制;资本主义与社主义就会历史性的结束对立,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无私的社会,人类社会就会进步到一个崭新的接近高级文明的人人无私、人人平等、人人共同富裕、开启人人共福的近似世界大同的美好社会,即共同富裕的共富主义社会,这时,近似大同的社会,就从初级的近似无私的共同富裕的社会,进步到了一个高级的无私的共同富裕的近似大同的社会,并为实现高级文明的世界大同的无限美好的共福主义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未完,待续,下期:(续文五):八、为什么要实行人类社会统一的经济制度即人人各得其所的分配制和统一的政治制度?九、为什么要改写人类社会发展史,开辟人类社会新天地?十、大同世界的诞生。约在12月19日发布,敬请期待)

爱之光123

2021年12月15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