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为表彰那些为新中国立下大功的人,国家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众多优秀将领相应的军衔。而在授衔仪式举行之前,国家在颁布相关规定时提到了一种特殊的肩章,那就是银白色将军肩章,在授衔时这一特殊的军衔却无人获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种特殊军衔是只颁布给那些特殊技术型人才的,但在11月份时国家又取消了这一特殊军衔的设置。那么,这到底是准备授予给谁的呢?从种种情况看来,最符合资格的就是钱学森。
有人说,钱学森是这年10月份才回到祖国的,而第一次授衔是在9月份,时间上并不对应。但事实上,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就已经准备邀请钱学森回国。钱学森从小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在得知新中国建立后,也打算立即启程回国。然而,像钱学森这样优秀的科研人才,美国自然不愿意放他回国,所以中间又耽误了五年时间,在1955年9月钱学森才正式踏上回国之路。也就是说,早在钱学森回国之前,国家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所以考虑给他授衔并不奇怪。当然,很多人可能会问,钱学森并没有带领过部队打仗,直接授予他中将军衔合适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当时新中国才刚刚建立,空军实力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急需优秀人才来帮助空军建设,而能担负起这个大任的,全中国都数不上几个。钱学森也不负众望,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另外,国家在1956年成立了负责研究导弹和航空科学的军事机构,钱学森则担任副部级委员,也就是说,钱学森具备了军人身份,那么自然也就拥有被授衔的资格。
从种种情况看来,当时我国专门制作出银白色空军技术中将肩章,就是在等钱学森回国。那么,为何钱学森最后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学森为人低调,不愿接受太多荣誉。因此,钱学森只是差点成为这一特殊军衔的第一个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