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古今中外,多少名人,还有多少不出名,却能一步步踏出坚定的脚步的平凡的人们。他们演绎了多少故事,在历史的土地上,走出一段段鲜活的道路,谱写出人类文明的历史篇章。

了解历史,提取真善美;

探索历史,吸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智慧;

追忆历史,展望未来。

余秋雨说: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雷夫的“世界真美好”,讲述了第56号教室的每个学生都能在空白的世界地图上标示出最少150个国家。他们对历史的学习,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

时下青少年对历史,以及对历史在现今生活中重要性的了解是多么有限。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学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尤其是在历史考试中永远记不完的时间、人物、事件,只一眼就让人苦恼不已。

其实历史的学习方式不单单从单一的历史课文中获得,我们还可以通过很多其他更为鲜活、有趣的方式获取历史知识。

以下介绍学习历史的五种方式。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图源:网络)

学习历史的媒介之一——纪录片

2020年12月7日,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正式在各平台上线开播。

这是一部聚焦中国历史、挖掘人物故事的纪录片。第一季从春秋战国,讲到大唐盛世,展现中华文明演进的历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中国》第一季的第2集中,讲述了墨子救宋的故事,演绎非常精彩。

墨子听说强大的楚国要攻打弱小的宋国,觉得不该恃强凌弱,认为这是不义之战。

于是,去游说楚王,想让他们停止这场战争。

但是楚王却信心满满地坚决要攻打宋国,说他们有新的攻城器械云梯,可以快速攻下宋国。

然而楚国的器械专家公输班在与墨子一次次的攻守演练中,公输班的攻城方法被墨子一一化解。

即便如此,如果楚王将墨子杀了,没有墨子的帮助,宋国必败。

墨子却说:“在他来楚国的同时,他的弟子已经带着他设计的防御工具赶往宋国。”

故事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要多看几遍,在这样生动的纪录片中,不仅让人享受到了看纪录片的激情,也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并且印象深刻。

学生们还会说学历史枯燥吗?我想,不会。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电影中的历史和现实

很多人都看过《鸦片战争》这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清代道光年间,英帝国主义将大批鸦片输入中国,百姓深受其害,钦差大臣林则徐去广州禁烟,取得较大的成效。

然而道光帝为讨好英国,革除林则徐的职位,另派琦善前往广州,商量向英国投降。然而敌军并不满足,将侵华的战火由沿海烧到内地,面对敌人的侵略,广州三元里人民展开了一场英勇的抗英斗争。

到了1842年,中英签署《南京条约》,香港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达一个半世纪。

看过这部电影,我们会对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人民百姓被害感到悲痛,为林则徐的英雄举止产生敬佩,对英帝国主义产生浓烈的痛恨。

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它变得刻骨铭心。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播放历史性演说

可以让学生听听“历史性演说”,它可能以CD的形式储存,或者可以在网上专门找此相关内容的演说。

我想,听着他们激昂富有情感的演说,能让我们从听觉感受中感受到书本感受不到的情怀,你可能经历一场“听觉盛宴”。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利用文学、历史读物等作品“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

历史,不是只有单薄的人名、事件和年代,而是由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例如:《史记》既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瑰宝。

鲁迅先生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

以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事为例。

《史记》中,对孔子的故事的介绍是围绕孔子的一生“时间线”顺序发展的。

出身于贵族——成长于鲁国——谈政于齐国——亮相于夹谷——受困于陈蔡——周游于列国——修书和执教。

读了《史记》里孔子的故事,让我对孔子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的蕴涵。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从古诗词的学习中了解鲜活的历史

彼得海尔说: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历史是活着的,而且从未停止。

通过古诗词中的学习,也能让学生了解鲜活的历史。

古诗词或悲怆凄凉,或气势如虹,或婉转缠绵,文化底蕴深厚。

当你富有感情地读一篇古诗词,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中境界。

例如:

北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当时大部分变法措施针对朝廷弊端,取得一定效果,但也有一些损害了农民利益。于是,湖州知州的苏轼,上书谏言,被抓捕入狱。后来虽然证明清白,仍被贬官。

之后,苏轼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通过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当初苏轼作诗的心境,以及作诗背后的历史故事。也能通过文字的意境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除了在历史课上学习书本知识,可以试试用这五种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历史,从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

历史,从人物,到事件,再到剖析;

历史,从摸索,到探索,再到以史为鉴;

历史,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起点。

历史,是民族向前发展的希望与力量之源。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