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历“万历中兴”的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是因为立太子之争吗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他在位前十年,因年龄比较小,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裁定,并搞了一些成功的改革,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斗争中也捷报频传,朝廷呈现中兴气象,一派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史称“万历中兴”。

但是,奇怪的是,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万历皇帝就开始怠工,不上朝了,而且万历这一怠工就是三十多年,令人费解。这种现象实属罕见,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著。万历这官关键还不是小官,是全国的第一人,是皇上。

万历开始长期不接见大臣,不亲行时享太庙,长期不搞经筵日讲,不及时处理大臣奏疏,而且处理政务的效率极其低下等。

经历“万历中兴”的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是因为立太子之争吗

那么为什么万历皇帝后期不上朝呢?

万历帝因病连日免朝,给内阁的解释是"头晕眼黑,力乏不兴",服药之后依然"身体虚弱,头晕未止",不但无法上朝,祭祀太庙也无法亲自前往。

首先,来自于大臣和万历之间的相互扯皮现象。

在朝廷上,经常就一个问题,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形成两派之争,哪一派也说服不了哪一派。最终不欢而散,而且最要命的是,皇上也自己说了不算,左右不了大臣们。比如哪个地方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大家就解决的方案争论个不休,但是提出谁去做真正去实施,去处理这个事情时,谁也不想去,也不去。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明朝很讲究言论自由,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甚至是人身攻击:

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把万历帝描绘成一个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

经历“万历中兴”的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是因为立太子之争吗

对这样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诽谤,谁受得了呢?万历帝最后给他的处分是革职为民。但是这种名为进谏言,实则是暴风雨式的谩骂,侮辱,让万历头疼不已。

所以,万历一生气,既然你们不听我的,那么我就不上朝,我不去见你们,看你们怎么办!万历就这样选择了沉默与躲避。

其次,万历身体出现了问题,经常腰膝酸软,行动不便。

据考古发现,万历的两腿明显的是一个长,一个短,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现,那肯定是长期的结果,病情肯定不轻。万历受到的病痛的折磨是一定的,身体上不舒服,自然不愿意开展工作,特别是作为皇上,更是意识到身体的金贵。

估计在万历腰膝酸软的情况下,慢慢就行动不便了,身体越不好,越想养病。但是事与愿违,本来觉得歇几天就好了,但是越休息越不好,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再次,万历贪图安逸,吸食鸦片。

万历闲极无聊,又不上朝,难免会沉迷于酒色之中,并喜欢上了吸食鸦片,这种东西,可是吸上后就甩不掉的,误人终生。

后来,万历还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陵园,此时,万历才二十多岁,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也说明他的身体确实不怎么样。

经历“万历中兴”的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是因为立太子之争吗

最后,立太子之争。

因为皇长子朱常洛虽然是长子,但是是庶出,不讨万历的喜欢,迟迟不立为太子。而万历与郑贵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是万历想立为太子的最佳人选。

据说,万历私下答应郑贵妃,并给她写下了字据,以后定会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大臣们不同意立朱常洵为太子,万历也没有办法。

所以,达不到万历自己的心中立太子的理想,万历也就不想去上朝。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多亏了大臣们多年的据理力争,大多倒向朱常洛一方,而且李太后多次逼迫万历,为他为何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说是因为他是宫女生的。李太后勃然大怒,说万历也是宫女生的,这是事实。

无奈,万历终于立了朱常洛为太子,后把朱常洵封为福王,立太子之争才告一段落。

万历皇帝的长期怠政,导致朝中缺少官员,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几乎陷于瘫痪,处于空转状态下,从此回天无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