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当“旧闻”变成“新闻”,就一定值得细细体味。

12月13日,一条来自北汽与戴姆勒的新闻冲上热搜,但仔细看来,却是两年之前的消息。

公告显示,12月13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宣布,为加强双方长期战略合作,已经通过继续投资把在2019年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称 “戴姆勒” )股份增加至9.98%。这个持股比例略高于吉利集团。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对此,戴姆勒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在声明中表示:“北汽的持股体现了对我们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联合制造和发展联盟的承诺。”

根据双方的一项协议,北汽确认不会进一步提升在戴姆勒的股份。

北汽与吉利的戴姆勒之争

北汽集团与戴姆勒集团的渊源已久。

自2003年起,戴姆勒与北汽就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双方正式合资成立北京奔驰,目前,在北京奔驰中,北汽集团持有51%股份,戴姆勒持有49%股份。

2013年,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就提出了双方交叉持股的方案,这项方案也被称为“北戴合”的合作,并约定在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之后,北汽也将入股戴姆勒。2013年,戴姆勒斥资收购北汽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车股份,并自此成为北京汽车董事会成员,目前持股比例为9.55%。2018年,北京奔驰收购北汽集团位于北京顺义的一座工厂。同年,戴姆勒收购北汽集团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目前戴姆勒目前持股2.46%。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2019年7月23日,北汽集团宣布,为加强双方长期战略合作,投资戴姆勒股份公司,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5%股份。本次交易包含2.48%的直接持股以及获得额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的权利。此次投资戴姆勒,北汽集团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而彼时戴姆勒最大股东为吉利汽车,持有9.69%股份。

2018年2月,吉利通过二级市场操作,融资90亿美元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份,一举震惊业界,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

从此之后,双方的合作开始逐步推进和加深。2018年10月,吉利宣布与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同组建了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人民币,各持股50%。

2019年3月,吉利再度联手戴姆勒,为其旗下亏损的smart品牌提供了解决方案,双方将各持股50%成立合资公司,推动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转型,并创立了高端出行品牌“耀出行”。最快,首批纯电动汽车产品将自2022年起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不到两年时间内,双方就在共享出行、电动化两大未来趋势上达成共识,吉利与戴姆勒越发亲密的伙伴关系,

或许正是因为吉利的入股,让北汽感受到了威胁,才让北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布增持戴姆勒的消息。

此时,距离中国汽车业对外资全面股比开放的时间线将来临,还有不到两个月。有人说,北汽能不动声色地隐藏其手持戴姆勒9.98%股份长达两年之久,赶在合资股比开放的临界线才公布这一消息,说明其背后涉及的权力、市场以及利益的博弈必定格外剧烈。

奔驰对北汽来说举足轻重,但另一方面,戴姆勒为何也欣然接受北汽的增持?

戴姆勒缘何“欢迎”北汽增持?

简而言之,原因并不在北汽,而在于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制造商之一,中国市场已成为戴姆勒最重要的市场,北京奔驰对戴姆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直接的表现则是按权益法计算财务报表,如果实现了对合资公司北京奔驰的控股,戴姆勒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将其营收并入,提高整个集团营收规模。与此同时,股比的提升也将让戴姆勒集团拿到更多的利润分配。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另外,目前戴姆勒正处深度转型期,大量的研发投入需要更多的“血液”补给。

2018年前后,为迎接电动化、数字化转型,奔驰不得不开启大量的研发投入。到了2019年,戴姆勒净利润遭腰斩,大幅下滑64.5%,跌至27亿欧元,创下十年内的最大跌幅。同时,受柴油排放门、高田气囊召回等事件的影响,戴姆勒集团因此损失近50亿欧元。

自2019年下半年起,戴姆勒开始“瘦身”,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不得不开启了削减成本和提升现金流的举措。其中包括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和行政成本,以及至2022年年底减少超过14亿欧元的人力成本,削减包括管理岗位在内的工作岗位。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反观戴姆勒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北京奔驰的市场表现,一直趋于稳定增长的态势,甚至在戴姆勒亏损最严重的2019年,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达到了3.64亿欧元。

对于目前身处转型期的戴姆勒来说,通过增持北京奔驰股权,对于稳定自身营收和利润方面无疑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也有分析认为,戴姆勒本身希望引入北汽的资本,来制衡吉利。从此前吉利在入股戴姆勒之后,便火速达成了在出行领域和smart的业务合作来看,吉利入股戴姆勒意不只在“投资收益”,而是希望通过在具体业务上的合作,从而获利。

“e汽车”北汽增持戴姆勒 一场“三足鼎立”的博弈

而北汽收购后,暂时达成了平衡状态,奔驰希望看到的是三足鼎立,目的还是自身的控制权。

这样一来,戴姆勒与吉利和北汽的三角关系,将更有看头。

写在最后:

对于北汽戴姆勒,外界的想法不仅于此。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于当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份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同年10月,宝马成功增持25%的华晨宝马股份,成为中国政府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第一个受益者。此后,大众汽车也如愿以偿,成功持有75%的江淮大众股权。

同作为德系三强的奔驰来说,将以怎样的姿态开始2022年的在华旅程?值得期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