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果蝇研究揭示孤独的危害

果蝇研究揭示孤独的危害

一只在培养皿上的果蝇。果蝇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经常被用来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更普遍的生命规律。(ICphoto/图)

生物学家发现,长时间的孤独可能会导致基因表达、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长时间独处的果蝇会表现出睡得少、吃得多等反常行为。

果蝇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经常被用来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更普遍的生命规律。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就是基于果蝇发现的。1984年,三个1940年代出生的科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通过研究果蝇弄清楚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他们所发现的规律后来也被证明同样适用于其他动物和植物,因此三人各自获得了奖金的三分之一。

获奖者之一的迈克尔·杨现任洛克菲勒大学教授,也是最新关于孤独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被隔离独处的果蝇虽然仍有足够的食物可以随时去吃,但长时间的社交隔离改变了它们代谢基因的表达,使它们产生了饥饿的感觉,因而吃得更多,同时,还睡得更少。这项研究2021年9月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果蝇是一种社会化动物,群体内部存在着集体行为和社交网络,它们会在觅食和感知环境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性,而且鉴于既往对果蝇的研究揭示了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等重要科学发现,果蝇虽然只是一种动物,但关于孤独的相关研究也值得人们关注。

而且,为了研究孤独在相关行为中的确切作用,研究人员其实通过果蝇做了一系列的对照试验。比如,为了确认社交隔离后的孤独是怎么影响睡眠情况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整果蝇的规模,对比了1只独处组、2只共处组,以及5只、25只、100只共处后会有什么区别。结果发现2只、5只、25只、100只雄性在一起待7天的话,它们的睡眠情况都是差不多的,但1只独处的话,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睡得少的情况。也就是无论群体规模多小,只要是2个以上,都影响不大,只要不是独处。

为了观察孤独时间对睡眠的影响,研究人员还控制了隔离时间,发现1或3天的短期隔离,对果蝇影响也不大,只隔离1天的话,与群居1天几乎没有差别,隔离3天的话与群居3天在作息规律上会有略微的差别,但5天或7天的隔离可以显著改变它们的作息,并减少它们每日的睡眠总时间和白天的睡觉时间等指标,隔离超过7天后,相关睡眠时间减少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在饮食方面,实验也显示,隔离7天的果蝇在总的食物摄入量和白天食物摄入量、夜间食物摄入量等指标上相比群居的同类都要显著地更多。对比长期隔离的果蝇与短期隔离、群居的同类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基因层面的差异,其中,与饥饿和饱腹感有关的一些基因尤为突出,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经历长期隔离的果蝇的大脑跟平时感到饥饿的状态相似,即便它们在隔离时随时有充足的食物可以吃,并推测这种大脑感到饥饿的状态可能影响了与代谢相关的一些基因的表达。

最终,最新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名为P2的神经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隔离一天后,操纵果蝇大脑中的P2可以产生长期隔离的效果,但对于没有经历过隔离的果蝇,单纯操纵P2也不能使它们出现少睡多吃等行为,这些都表明P2的情况和隔离状态可能共同造成了少睡多吃等行为的改变,因而罕见地运用动物模型提供了一个关于隔离、睡眠、代谢和基因等之间复杂联系的证据。迈克尔·杨在学校官网上分析,社交动物在隔离时睡得少吃得多,可能是因为社交隔离本身释放出了一种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信号,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艰难时刻,它们保持清醒警觉并尽可能多吃。

这些关于隔离和孤独对生命体所产生的更深远的影响虽然还不能直接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但为未来揭示孤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参考。对人类来说,社交和隔离的意义显然要更为复杂。而且不同的人对独处时是否孤独,其实有不一样的感受。有心理学家认为,独处不一定都是有害的,是否有害取决于动机,对于主动选择的独处,可能有时还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而被动接受的独处以及不自在的孤独,才会给人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不幸的是,新冠大流行以来,世界各地有太多的人被要求隔离并因而陷入独处和孤独的境地,而不少研究已经显示,孤独是抑郁症的一个风险因素。2021年1月,《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就发表了一项有12年随访历史的大型研究,发现对50岁以上的人来说,早期越孤独的人在十多年后就有更严重的抑郁症状,而如果孤独感能早点消除的话,大约11%至18%的抑郁案例可能是可以避免的。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多地科学家观察到抑郁症和焦虑症也更流行的现象,发现限制人员流动越多的话,相关精神障碍也会更流行,2021年10月,《柳叶刀》(The Lancet)的一项最新研究估计,由于新冠大流行,2020年全球估计新增了5300多万抑郁症案例和7600多万焦虑症案例。

而大量科学证据已经表明,抑郁症又是痴呆症等认知障碍的重要风险因素,相关风险环环相扣,孤独的危害可能远不只心情不好。最新研究通过观察果蝇在孤独的社交隔离中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为理解孤独对生命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