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陈达喆是揭阳画院的青年画师,从小在榕城长大,对于老城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的画作中,老城区别有一番韵味,今天的《我和我的家乡》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陈达喆笔下的榕城。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眼前的这幅《进贤门亭》就是出自陈达喆的手,他告诉记者,今年揭阳画院开展“诗意潮汕活力古城”写生活动,他首先想到要画的就是进贤门亭。

揭阳画院青年画师秘书长 陈达喆 :

一贯来对于进贤门亭可以说整个揭阳的榕城人对它都是比较有感情和认知的,所以那天在画的时候也比较有感觉,所以画了一个墨稿,再重新进行创作、上色。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据了解,“谯楼晓角”是揭阳人较为熟悉的古八景中的一景,而它背后的故事来源,就是位于进贤门大道起点处的进贤门城楼,一座有着4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谈起进贤门亭,陈达喆说那童年的记忆就格外清晰。

揭阳画院青年画师秘书长 陈达喆:

画这个的时候有自己的感情,以前总是在城楼上玩耍,后来因为关了,关了就没法上去,那天因为画院写生就开放了让我们上去,所以非常开心,里面有个鼓,我在画里也有点出那个鼓的点睛之处。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陈达喆出生于揭阳榕城,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南窖一带玩耍,家门口那条清澈的干渠、干渠边那棵老榕树还有交错纵横的深巷,都深深地印刻在陈达喆脑海里。

后面这一幅是画的南窖,我们揭阳有三窖,南窖是一个地方,我从小就在这个地方住,在这里出生,到6岁才从这里搬走,所以对这里非常有回忆的感情在里面。当时画院去这里写生,因为我是老榕城人,画院很多画师虽然是揭阳人,但不是在榕城长大的,所以我带他们在老城区走来走去,走街串巷,给他们讲故事,讲每一条巷子的来历。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时光流逝,很多老景点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于历史洪流中,但对于每一位土生土长的老榕城人来说,这些老揭阳的记忆常牵人心弦。

比如还有双峰寺、冷水桥、母子桥这些都是我们老榕城里一些景点,非常好玩的地方。包括后来还去到黄岐山写生,几个地点都非常好。

揭阳画院水彩画艺委会主任 陈森:

感觉非常静谧,主要是陈达喆的作品给人一种非常静谧的感觉,他在里面诗书画都用心地在经营,看得出来他的笔墨、线条,对古城都是非常有情怀的。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陈达喆告诉记者,在历史长河中,老城区的一些建筑曾一度遭到破坏,但好在这两年揭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项目进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古建筑重新被人们重视和保护起来,古城也焕发出昔日的风采。

等到近两年再去,觉得非常好,创文的成果是有的,所以我们进去写生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因为我以前整天在这里跑,所以带画院所有的画师去,从南窖走到西门,再到西湖,哪里都去,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就坐下来写生。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老城区变得干净漂亮了,越来越的画家愿意走进这片古老的土地,描绘揭阳老城蝶变、新城崛起取得的巨大成就,笔墨淋漓中透溢着画家们对家乡的深情。

揭阳画院理论委员会 主任 郑沛佳:

我们揭阳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自古也有书画、书乡的美称,通过画家手中的笔来表现,广大市民更加有亲切感,也更加有文化层次,所以这个活动得到画家们的热烈响应。因为这个活动的影响力非常大,在外的揭籍画家也都支持和参与,省内、省外有二、三十个非常知名的画家都送了作品来参展。

古城的一草一木入画中,绝了!

详情请关注今晚6点半揭阳公共频道播出的《民生热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