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古代诗歌有两大门派,一是现实主义,二是浪漫主义。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诗经》反映了周朝时期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与此同时,我们又认为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以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歌作品为主体。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由此,屈原被视为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我们回过头去看屈原,发现他的人生命运太苦逼了。

屈原出身贵族世家,官至楚国左徒。左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官职,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这种官职级别不低。否则的话,屈原是没有资格来从事变法的,也不可能代表楚国去与齐国缔结新的联盟。有一年,屈原因为上官大夫进谗言,被楚怀王贬为三闾大夫。这说明,屈原此前担任的左徒官职,至少高于大夫。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但是,屈原出生错了年代。那时候,楚国已经度过了最辉煌的年代,日益走下坡路。朝堂之上,奸邪之人横行霸道,忠良之辈惨被排挤。可怜屈原一颗忠贞无二的爱国之心,得不到楚怀王的赏识和信任,反而被一再流放。第一次被流放到汉江以北的地方,第二次被流放到洞庭湖一带,第三次被流放到安徽陵阳一带。

这些流放地点,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偏僻。

我们现代人如何能够理解屈原的3次流放呢?周树人先生在《呐喊自序》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周树人先生的家庭只坠落了一次,他就见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屈原可是坠落了3次之多。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对于屈原来说,流放生涯带来的困苦,当然有物质生活上的,更多却是精神生活层面的。他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楚怀王)却不爱他——不但不爱,还一次次打击他、贬斥他、赶走他。屈原只能在周而复始的流放生涯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深爱的国家,滑向灭亡的渊薮……

我不能让你变得更加美好,那就让我陪着你一起走向灭亡吧。于是,62岁的屈原决绝地走向了汨罗江冰冷的怀抱。

然而,命运多舛的屈原,却偏偏变成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你看屈原的诗歌里面,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在屈原之后,李白、李商隐等人都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这种浪漫主义精神。

一方面,这是因为屈原渗透进骨子里的贵族血统。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在《离骚》的开头,屈原不厌其烦地追溯着自己的出身。

屈原出身楚国的贵族世家,贵族血统已经渗透进他的骨子里。屈原从小聪明有才华,又长得帅气,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高富帅”啊。

这样的人,哪怕是落魄到社会的最基层,哪怕是混到在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也是要穿着长衫的。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这样的人,哪怕是掉落到污秽不堪的粪池里,他也是要在诗歌里赞扬香草、兰花的。

另一方面,意味着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从不失望。

大多数人,经历过一两次从高处跌落的失意后,基本上就心灰意冷了。屈原在经过三起三落后,都没有失去对国家和人民的信心。在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事实上,屈原绝大多数代表作品,都是在流放期间创作出来的。这些文学作品,都散发出积极、乐观的精神特质。

命运多舛的屈原,为什么偏偏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屈原在《九章》里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是说,鸟儿飞出去以后,仍然会飞回老家;狐狸死在外面的时候,它的头一定会遥遥对着它所住的山丘。屈原抒发的意思是:“我虽然身心遭受巨大的创伤,但对家国的爱与眷恋永不改变。”

当然,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并不表示他不关心现实。像屈原这样出身贵族的人,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家国责任感”。屈原关心民间疾苦,才会吟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的千古绝句,才会在诗歌里深刻地揭露楚国的黑暗一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