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则天墓暗藏什么玄机?墓碑上为何一片空白?原因很现实

现在如果去乾陵,有两个著名景点不得不看,第一个是无头石像,另一个就是无字碑了。这无字碑据说是武则天的墓碑,墓碑咱们都知道,上面是要写字的,不管是歌功颂德,还是生平简介,至少得留下些内容给后人。但是武则天这块墓碑,乃是一片空白。

《新唐书》有记载:一代女皇,千古女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性之一。在神龙政变之后不久,武则天就离开人世,从曾经权倾朝野,称帝开朝,到最后权力散尽,凄惨离去。最终,武则天被唐朝的大臣们与唐高宗合葬。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墓碑之上为什么没有撰写碑文呢?

武则天墓暗藏什么玄机?墓碑上为何一片空白?原因很现实

当然,所谓的无字碑,到底是不是武则天遗嘱中的意思,这其实已经没法考究了,或许是她自己想表达什么,也或许是主持立碑者的想法。从她的经历来看,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德太多,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标榜些什么。

这位女性的上位掌权虽然违背了时代的“规矩”,但是从具体的政绩来看,帝国在她的管理之下反而更加繁荣。有人把这个时期成为“贞观遗存”,将她的行政能力和太宗相提并论,足以看出她行政能力的突出。

既然自己已经拥有了如此光辉的成绩,那就没必要再费劲的在墓碑上撰写碑文了,作为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还是低调一些比较稳妥。?

武则天墓暗藏什么玄机?墓碑上为何一片空白?原因很现实

第二点原因,她认为自己罪孽太深。

这种说法和第一种是完全对立的观念,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想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上位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她最终夺得了权利,但是她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巨大的。

《资治通鉴》中记载:“光业诛九百人,德寿诛七百人”。

除掉众多反对之臣、杀掉自己的幼女、在宫中行乱伦之事,这其中的任意一点都能让人的内心饱受强烈的自责。武帝死时也深知自己有着不可饶恕的罪孽,所以她以无字之碑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

第三点原因,受宗教影响。

据《旧唐书》的记载,由唐初的“道先佛后”而变成“佛先道后”。唐朝时期比较盛行的是佛教,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帝王将相,整个国家有众多的人都信奉佛教,而武帝也是一位真心崇敬佛家的人。她在落魄之时到尼姑庵度过了数年的佛家生活,佛法给人内心的的宽慰正是支撑着她坚持下去的基础,所以在成功掌权之后,武帝仍然在努力的研究佛法。

武则天墓暗藏什么玄机?墓碑上为何一片空白?原因很现实

在佛家的理论之中,“空”是一个非常值得体会的境界,没有对世间万物的极致包容,有限的身体就永远不会达到“空”的状态,所谓“万事皆空”,说的就是对世间荣辱江河花草等毫无挂念,因为心中已得到,山河也自在心中。武帝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才将自己的墓碑变成了“空”的主题。

第四点原因,她将评价的权利留给后人。

就拿武帝一生来说,任何人都不能给她一个合适的定位。从关系方面来看,她先嫁太宗后嫁其子,最后又独成大业,简简单单的发展“三部曲”,就将她的身份和行为做了三次彻底的转换,想在其中寻找共同点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武则天虽然是时代的特殊符号,但是她本人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她最不缺的就是自知之明,她内心非常清楚,属于自己的岁月即将终结,无论是功德还是罪孽,自己再怎么书写也不能让所有人信服,如此一来倒不如将评价的事情交给后人,如此“潇洒”的行为也只有她能做的出来了。

武则天墓暗藏什么玄机?墓碑上为何一片空白?原因很现实

当然,其实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墓碑无字和武则天没关系,因为墓碑是后人所立,其死后,大权已经重归李唐。而这些李唐后世子孙们,无法对武则天做出正确得评价,说她好但篡了李唐王朝。说她不好,毕竟是祖奶奶,且治下有贞观遗风,政绩还行。于情于理,都无法以一个篡权者的身份对待。特别是她的身份很尴尬,到底是武周皇帝还是大唐皇后?站在李唐统治者的角度都不好界定,所以索性就不写了。

总结:

综上诉述,无字墓碑蕴藏着很多的含义,这也正是武帝充满智慧的一个行为,作为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位皇帝,她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将自己的“热度”继续保持下去,还给给自己留下不少的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

1.《新唐书》

2.《旧唐书》

3.《资治通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