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子: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关于大臣公卿的问题。孟子说:“大王问的是什么样的卿呢?”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齐宣王说:“难道卿还有不同的吗?”孟子说:“是不同的,有王室宗族的公卿,有非王族的异姓公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齐宣王说:“请问王室宗族的卿。”孟子说:“国君有大的过错他们就劝谏,反复劝谏不听从,就另立国君。”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齐宣王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孟子说:“大王不要见怪,大王问臣,臣不敢不以实话答复。”齐宣王脸色平静下来,然后问非王族的公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孟子说:“国君有过错他们则劝谏,反复劝谏不听,他们就会辞官离开。”

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意是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做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孩子的就要有做孩子的样子。孟子还说地更加彻底,说如果做君子的不像个做君子的样子,臣子反复劝谏君主却不听,那么这种君主就可以把他推翻掉。这话太有革命意义了,难怪齐宣王听了要变脸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话是孟子是当着君主面说的。不卑躬屈膝,才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气节。而这种气节,现在哪里还看得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