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鲁迅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诗绿凤从人情世故的视角,与你分享红楼精华。

文/诗绿凤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四大恨事: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恨高颚妄解《红楼梦》——死有余辜。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由于完全与曹雪芹先生不在一个水准层次上,因而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

很遗憾曹雪芹先生只把《红楼梦》写到第80回,没把故事情节写完,但高鹗在曹雪芹前80回的基础上续写了后40回,使得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版的《红楼梦》,从这一点上说,不论他写得有多么逊色于曹雪芹,他续写《红楼梦》这件事还是值得肯定的。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高鹗的续书以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为基础,完成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这一爱情悲剧为主题的故事内容,一些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也大致遵循了曹雪芹先生的意思,使《红楼梦》不至于残缺不全,让我们得以看到了一部有头有尾的文学巨著。

高鹗也基本上忠实于原著的悲剧线索,并在前八十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续写了书中人物的性格与悲剧的矛盾冲突,让贾宝玉与林黛玉分离,一个出家,一个忧郁而死,最终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大致符合曹雪芹先生写作此书的宗旨,忠实捍卫了原著精神,与前八十回前后呼应,不显唐突,让这本书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一点,高鹗功不可没,也是续书得到社会公认的原因。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但高鹗续书有很多败笔,这是令民国才女张爱玲深恶痛绝的原因。高鹗在很多地方歪曲了曹雪芹先生的原意,不能也不愿意写出那个时代的颓废气息,他续写的后四十回缺乏前八十回的深刻主题思想和战斗精神,缺乏原著的温度与厚度。续书给出了贾府“家道复出”的喜剧结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也。”不仅如此,后四十回很多地方平淡无味经不起推敲,妄解《红楼梦》是他的一大败笔。

重点要说的是,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曹雪芹只字未提,高鹗续书给出的贾宝玉结局,倒是值得一说。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高鹗续书对贾宝玉的结局从贾宝玉两番入家塾,考场赶考一举中魁,最后获得御赐“文妙真人”的道号开始,然后借甄士隐与贾雨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对贾宝玉评价的谈话,来补充贾宝玉的结局:“高魁贵子,方显得此玉乃天奇地灵煅炼之宝,非凡间可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贾宝玉只有中了乡魁,与宝钗生得贵子,他的人生才算完美,方才不枉从青埂峰来人间一回。

随后高鹗以贾政对宝玉出走的描述进一步给出宝玉的结局:

“你们哪里知道,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里的精灵,他自具有一种性情。你看宝玉何尝肯念书,他若略一经心,无有不能的。”“……宁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

高鹗借贾政的话,把贾宝玉比做天上的星宿,山中的老僧,洞里的精灵,是佛爷。在高鹗的视野里,贾宝玉成了无所不能,远胜于神瑛侍者的贾宝玉。

最后高鹗又借贾宝玉回归青埂峰之前光着头,赤着脚,着一领大红猩猩毛的斗篷给贾政四拜告别,然后随着跛足道士和癞头僧人出家这一场景,给出了贾宝玉最终结局。也就是说,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出家当了和尚。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高鹗之所以让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出家当和尚,并非空穴来风,他这是与曹雪芹在第22回对贾宝玉一段草灰蛇线伏笔千里的描写前后呼应。

曹雪芹在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写到,在宝钗的生日宴上,宝钗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点了一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戏,贾宝玉听后非常不喜欢这出戏,说“我从来怕这些热闹”,注意,这句话非常重要,是曹雪芹的草灰蛇线之笔。宝钗就给他念了《寄生草》中的辞藻: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讲的是鲁智深打死郑屠户后,为避祸来到五台山当和尚,因醉酒打坏寺院和僧人,被迫离开五台山时鲁智深辞别师父时唱的一出戏。

宝玉听后大为喜欢,“喜的拍起膝画圈,称赏不已”,宝玉不曾想,他这一举动为他日后出家当和尚在毗陵驿辞别父亲埋下了伏笔。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高鹗在描写宝玉最后一次出场时,给他设计了“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高鹗这样的设计别有深意。彼时贾宝玉中了举人,与宝钗有了贵子,又被御赐了“文妙真人”的道号,名利地位婚姻贵子,红尘中的俗利一应俱全。高鹗此处用大红猩猩毡的斗篷,除了强调贾宝玉豪门出身的气派外,也在暗示贾宝玉见好就收全身而退,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归宿。

高鹗在结尾处特地让贾宝玉虔诚地向父亲贾政拜了四拜,意在表明,此时的贾宝玉通过父亲让他入私塾读书接受教育,已经浪子回头,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之情。贾宝玉这一举动,写出了舐犊情深,感人至深,让人落泪,也对贾宝玉在寒冷寂寥中甚至有些悲情中离家出走遁入空门,留下了温情脉脉让人回味的想象空间。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曹雪芹22回有暗示,与一出戏有关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红楼梦120回通行本》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纯原创,抄袭必究!更多内容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喜欢记得关注、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哟

【文/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