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贾母更成功的女人,在贾府衰败后,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很多读者都认为,贾母是《红楼梦》中最成功的女人。

比贾母更成功的女人,在贾府衰败后,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人生之中该享的福气,贾母都享受到了;该经历的事情,贾母也都经历过了。丈夫在世时,贾母与他夫妻恩爱;丈夫和女儿先后过世后,贾母也能很快调整心态,从不幸中摆脱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孙辈们身上。

贾母懂音律,爱说爱笑,性格爽朗,还有着不俗的审美。作为贾府当年的当家人,步入老年后,贾母依然在贾府中有着绝对的权威,贾府中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老太太一出手,立刻就化解于无形。

贾母的人生,似乎确实很成功,但是,这位享了一辈子福的老太太,在晚年的时候,却遭遇到了最不幸的事情——贾府覆灭。没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子孙,惨遭灭顶之灾更痛苦的事情了。而贾府的子孙,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其实贾母也脱不了关系,她人生中最大的失败,也就是体现在这一点——对儿孙教育的失败。

而《红楼梦》中最成功的女人,最擅长的事情,则是对子孙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在贾府衰败之后,成了另一位贾母,活成了人人都羡慕的模样。

这个女人,就是贾府的奴仆赖嬷嬷。

比贾母更成功的女人,在贾府衰败后,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从出身上来说,赖嬷嬷没有办法和贾母相提并论。贾母出身于尊贵的史家,是当仁不让的千金小姐,嫁到了一门双公的贾家,成了一呼百应的当家奶奶。贾母人生的成功,与她的出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赖嬷嬷不一样,她从一开始,就是贾府的奴才,靠着低眉顺眼,小心谨慎地服侍主子讨生活。她的子孙,也都理所应当地成了贾府的奴才,继续贾母的子孙们。

可是,当贾府的子孙们越来越不争气的时候,赖家的子孙却越来越出色。虽然他们是贾府的下人,但却有着很敏感的嗅觉,很出众的理家才能。

探春到赖家吃了一顿饭,回到大观园就感慨不已:“我因和他们家女儿说闲话,谁知那么个园子,除她们戴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余,从那日起,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个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赖家的作风——勤俭持家。在贾府的奴仆中,赖家是地位最高的,也是最有钱的,但他们并没有像主子们一样,只知道吃喝享受,而是精打细算,让自己的家业越来越兴盛。与之相反,贾府靠着祖宗留下来的家产,肆意挥霍,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比贾母更成功的女人,在贾府衰败后,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在最关键的时刻,赖家又做了一件更有前瞻性的事——求了贾府的主子,把自家的孙子赖尚荣放出来,让他有了读书的机会。当赖尚荣不负众望,成了州官的时候,王熙凤曾经和赖嬷嬷说了这样一番话——

……前儿给老太太、太太磕头来,在老太太那院子里,见他穿着新官的官服,倒越发的威风了,比先时也胖了。他这一得了官,正该你乐呢,反倒愁起这些来?他不好,还有他父亲呢,你只受用你的就完了,闲了,坐个轿子,进来和老太太斗一日牌,说一天话,谁好意思委屈了你?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所,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了。

虽然孙子做了州官,但赖嬷嬷并没有骄傲自满,在主子们面前,依然是卑微谨慎的样子,回到家里对孙子的教育,也一点都没放松。有了赖嬷嬷的这种教育方式,赖家的子孙们也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贾母是贾府的老封君,到了贾府衰败的时候,贾母也终将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但赖嬷嬷的孙子已经做了州官,在贾府衰败之后,她必然能有一个与贾府中其他人都不一样的结局——成了一位像贾母一样高贵的老封君。

曾经的贾母,事事称心如意,却因为对子孙的教育太失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子孙们败光了贾家;赖嬷嬷只是奴仆出身,却因为对子孙的教育很完美,到了晚年,竟然成了人人羡慕的“老封君”。

这才是《红楼梦》中最令人唏嘘的对比。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赖嬷嬷比贾母的人生更成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