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距离黄继光牺牲45年后,作为志愿军45师医政股收容所的卫生员,王清珍回忆了为黄继光整理遗体的过程。随着王清珍的回忆,我们再度了解了这位伟大的英雄,在战争中所做的一切。

1931年,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的小山村,家里并不富裕,且经常受到压迫。生活在底层的黄继光从小就知道要翻身,逐渐,黄继光有了清匪反霸的思想。1949年,随着四川解放,黄继光参加了清匪反霸斗争,并在这过程中成了民兵典范。小时候的苦难造就了黄继光对恶霸的不惧怕,且在和恶势力斗争时非常英勇。
1950年,随着抗美援朝的枪声打响,黄继光因身材矮曾被拒绝参军,后因其热情被破格录取。于黄继光而言,身材矮并没有对他的抗敌有所影响,在异乡的战场上,黄继光于1952年因作战英勇荣立三等功。不幸的是,在同年10月打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阻挡住了敌军的枪口,英勇牺牲,年仅22岁。
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来后,志愿军无不痛心,一直以来,黄继光乃至志愿军全军的精神都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当黄继光牺牲后,卫生员王清珍以及其他两位护士在战场缓和后找到了黄继光的遗体,她们为他清理了遗体,并为他穿上了新的军装。
1997年,也就是黄继光牺牲45年后,王清珍回忆了为黄继光整理遗体的过程,她称,当时她们找到黄继光的遗体时,黄继光的遗体已经被炸得胸膛焦黑,后背脊骨因为被子弹打断有一个很大的血洞,但即使是这样,黄继光高举的双手一直没放下,让她们为这个英雄感到敬佩。
值得一说的是,因为黄继光的身体已经僵硬,加上高举的双手一直没没放下,王清珍等护士在为黄继光换衣服时非常困难,她们用热毛巾整整捂了几天才将黄继光的手放下来,为他换上新的军装。
王清珍在回忆时,眼睛已经满含热泪,而对于这位逝去多年的英雄,后世每每听到他的故事时都无法平静。
此外,王清珍的此次回忆,也让质疑黄继光事件真实性的舆论变得可耻,他们所谓的用黄继光事件传递战争信仰,渲染英雄人物,鼓舞士气,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猜测。如今,在王清珍的回忆中,黄继光的英雄精神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