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前言

历史的开篇就是互相猜疑,因此心生嫌隙,历史的结尾却是团圆,河清海晏。看着历史中的人物发展,朝廷变革,我们明白应该怎样去发展个人,怎么发展国家,这才是中国屹立不倒的原因。

起因

朱克融之乱:公元821年,卢龙节度使朱克融因为朝廷削藩,发动北方叛乱。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卢龙

结果

天下藩镇大叛乱:公元822年,魏博正式反叛。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魏博

始末

1.平卢叛乱

藩镇强大的实力总是皇帝担忧的,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更不能插手藩镇之间的事,所以藩镇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唐穆宗即位之后,因为国库比较紧张,于是决定削兵,从全国各地削减人马,其中也有藩镇。

但是既然削减人马,不在部队的人就会得到很多的赏赐,可是国库有点紧张,导致卢龙和成德节度使对朝廷都不满意,于是他们决定发动叛乱。

原本归属于唐朝的两个藩镇在节度使朱克融和王庭凑的带领下脱离唐朝,起兵叛乱。

距离这两个藩镇比较近的就是平卢节度使,因为唐朝削减士兵,再加上削减他们的好处,平卢的士兵对朝廷越来越不满意,不久之后他们跟着平卢的将领造反,而且在这造反的人马可是有七千多人。

为此平卢节度使薛平上报朝廷,准备平叛,但是碍于朝廷没有钱财,士兵不同意被削减的生活费,薛平只能把自己的钱财和绫罗绸缎拿出来安抚士兵,这才稳定军心,打败平卢的将领。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王廷凑(?-834年)

2.明争暗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卢的叛乱刚刚平定,但是朝廷派去征讨成德和卢龙的部队也出了问题,而问题都是一样的,就是军饷。

当初见卢龙和成德造反,于是皇帝决定派田布出兵,田布可是三大藩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田布手下的兵多又强壮,为此如果派遣田布前去,肯定就能平定叛乱。

但是随之而来的军饷问题成了困扰,因为朝廷没有钱财,领兵打仗是需要钱的,所以没有办法,田布只能用魏博的军饷给士兵发钱。

这下魏博的士兵不满意了,出去为朝廷打仗,朝廷不给钱就算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自掏腰包,为此魏博的士兵很多都不同意。

这个时候田布手下的将军史宪诚趁机在教唆军中士兵也进行反叛。史宪诚本来是田布的手下,但是因为田布把魏博的军权给了史宪诚,结果滋长史宪诚的野心,他想要成为节度使,把田布拉下马,他好取而代之。

但是田布并不是轻易就能拉下马的,所以史宪诚一直没有机会。

现如今朝廷没有钱,还想要平定叛乱,所以唐穆宗不断催促田布出兵。但是这个时候是冬天,没有军饷,军心也不稳定,却要被出兵讨伐叛乱的军队,魏博的士兵也不同意,而这个时候史宪诚又一次挑唆,让魏博的军心更加倾向叛乱了。

正好这个时候田布被皇帝催得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召开会议,但是手下的人认为,如果田布叛乱,他们誓死追随,但是如果是平定叛乱,他们就不会了。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唐晚期藩镇

3.河北分裂

但是田布并不是想要造反的人,他记得唐朝对他的好,但是如今魏博的人并不想出兵,夹在中间两难的田布最终选择自杀。

临死之前还留下遗书,表示自己深受陛下的厚爱,但是自己不争气,辜负了陛下,所以只能以死谢罪,希望陛下不要牵连魏博的其他人,而且魏博有才能的人也有很多,自己去世以后,希望陛下能够重用他们。

田布一死,这样史宪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魏博百姓的拥戴下,成为魏博的节度使,唐穆宗再昏庸无能,也知道自己如果反对,就会导致魏博的反叛,于是只能承认史宪诚成为魏博的节度使。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史宪诚(?-829年)

史宪诚上台以后,他暗中勾结成德和卢龙两个藩镇,让魏博的藩镇向以前一样,不再受皇帝的约束,朝廷的管辖。

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但是皇帝并不敢出兵征讨,毕竟如今国库空虚,用兵用钱都紧张,而且唐穆宗也担心自己把魏博逼急了,万一他们反叛,就会引发更大的动乱,所以唐穆宗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

但是这也滋长了史宪诚的野心,于是魏博、成德、卢龙彻彻底底的和朝廷脱离,不再受朝廷管束。

唐朝历史:魏博复叛,河北又一次的分裂

▲河北藩镇

小结

藩镇的反叛导致河塑地区局势紧张,而唐宪宗未能平定叛乱,唐朝的中央权威也因此跌落。

【参考资料】

1.《唐研究》

2.《新唐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