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三根柱子两层楼”,“三根柱子”分别指儒、释、道;“两层楼”里的“楼上”是指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楼下”则是指以口头传承为主要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青

现在大家都在讲弘扬传统文化,但是一讲传统文化常常会闹出很多笑话。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前,首先要争取自己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格,要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要对自己的文化十分熟悉。我们这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是碎片化的,上的学校是新式的学校,学的知识和今天课本上的也差不多。我在上学的时候,传统文化已经受过“五四”的冲击,后来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我们这一代人对传统文化是比较陌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都是自学的,不成体系。

我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态度,应该说是喜忧参半吧,喜的是我们现在终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当成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基础,而且党中央也在大力倡导文化建设;忧的是我们都想弘扬传统文化,但是不能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自己都不懂传统文化,如何弘扬?又由谁来弘扬呢?现在有一个倾向,很多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国学,把国学等同于儒学,把儒学简化成《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其实这些都是启蒙的东西。大家好像认为,在幼儿园让孩子们背一背《弟子规》,好像就是弘扬国学,弘扬传统文化。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传统文化是不是就叫“国学”?其实“国学”这个词是很晚才出现的,把国学等同于儒学就更错了,要讲国学起码要讲儒、释、道。国学也不等于汉学,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如果仅仅是汉学,那藏学怎么办?其他的五十五个民族的文化算不算国学?

我今天讲课的主题是佛教音乐,佛教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儒、释、道三家的理论就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三根柱子两层楼”,“三根柱子”分别指儒、释、道;“两层楼”里的“楼上”是指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包括儒释道的经典,经史子集,唐诗宋词,以及所有的用汉字或者用其他民族语言所写下来的经典,流传至今的大量文献。而这些经典、文献的共同载体是文字,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继承下来,得益于汉字的功劳,如果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的文化成果。汉字的存在,让中国一以贯之,发展至今。“楼下”则是指以口头传承为主要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具有广大性、丰富性、精粹性。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虽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但过去的传统是文人上私塾。所以,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不识字的人有百分之八九十。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不识字,连学名都没有,只有二狗子、大牛等小名。他们虽然没有文化知识,却有生产、生活的实践知识,懂得忠孝和仁、义、礼、智、信,能够孝顺父母,甚至能够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舍小家保大家,也会学岳飞精忠报国。可是,没有老师给他们讲过岳母刺字的故事,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精忠报国”这几个字的?原来,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听说书、听讲鼓、看戏。在中国,所有这一切文化活动,包括贴春联、挂年画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精英文化不同的是,精英文化的载体是文字,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口头,即口口相传。比如瓷器、陶罐等传统手工技艺,几乎没有一本书写过瓷器如何烧制,全部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现在,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有194个剧种,很多都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比如,被称为“国剧”的京剧,有着丰富的剧目积累,这些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还有中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他不但不认识五线谱,也不认识简谱,却能广泛吸取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音乐曲调,创作出两百多首精妙的民间乐曲。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我之所以在前面讲了这么多,就是想要大家知道这些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比较广泛的。同时,也是想给佛教正名。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传统文化也包括我们的佛教文化。习总书记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上对着全世界讲,佛教产生于印度,但是它进入中国之后,就和中国的儒家、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然后,习总书记还提到了中国脍炙人口的小说《西游记》,讲到了中国的汉传佛教是怎么影响到东南亚,传播到朝鲜以及日本的。这次讲话的意义非常重大,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对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的肯定。要知道,在习总书记发表这次讲话之前的一百年来,中国基本上是把佛教当成腐朽的、没落的、甚至反动的东西去打压的。

所以,等我们觉悟了,就要学习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延续传统文化。虽然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近代发展史中经历了诸多浩劫,但请大家不要低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不要低估中国各个阶层的人,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艺术评论》名誉主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审小组成员。长期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及创作、批评,主要致力于佛教音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其音乐评论在我国音乐界和公众中有较大影响。亦兼写随笔、散文及影视剧本。主要著作有《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历史的性别》等。

此文据讲座录音整理,独家版权,转载请务必联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牛亚杰

审核:高巧燕

田青:传统文化有哪些——不要低估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能力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灵魂拥有温度

秉承传统 契合当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