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庸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闲笔也能写出大作用

金庸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闲笔也能写出大作用

畅销小说的作者,往往善于制造紧张起伏,以吸引读者伴随着紧张起伏而产生足够沉浸。金庸就是个中大师。但是,如果认为他仅仅会使用紧张连贯的笔触,那就是对他江湖功力的低估了。

01 金庸使用了闲笔

金庸小说往往给人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连贯感和紧张起伏感,但有时他也使用闲笔。完颜洪烈在跟随矮胖子韩三爷来到醉仙楼以后,金庸就使用了如下的闲笔。

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登觉心旷神怡。这嘉兴是古越名城,所产李子甜香如美酒,因此春秋时这地方称为醉李。当年越王勾践曾在此处大破吴王阖闾,正是吴越之间交通的孔道。当地又有一项名产,是绿色的没角菱,菱肉鲜甜嫩滑,清香爽脆,为天下之冠,是以湖中菱叶特多。其时正当春日,碧水翠叶,宛若一泓碧玻璃上铺满了一片片翡翠。

金庸为什么在这里使用了这样的闲笔呢?所谓闲笔,指的是与逻辑线情节没有直接关联的描述。它一般描述的是景色、生活琐事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

闲笔往往醉人,可以大幅度舒缓读者紧张的情绪,为接下来更加紧张的情节的展开而做出铺垫,也为读者蓄积再次转入紧张阅读的心理能量。果然,完颜洪烈在悠闲地看到湖上如翡翠般的碧水翠叶以后,情节马上就转入紧张之中,“完颜洪烈正在赏玩风景,忽见湖心中一叶渔舟如飞般划来。”

金庸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闲笔也能写出大作用

02 《连城诀》中的典型闲笔

金庸使用闲笔,并不是在《射雕英雄传》独家使用,而是在诸多小说中都自如使用。如他在《连城诀》中,就多次使用闲笔,很好把握了叙述节奏,使情节一紧一松。也就在一紧一松之间,带动读者的情绪因此起伏,也让读者在充分休息之后,有了进一步的展开空间。其中的典型,就是在第五章《老鼠汤》。

前一章,金庸一直在描写激烈的打斗和对危险的抗争,读者的心跟着主人公的遭遇,被提到嗓子眼了。而在第五章一开始,金庸明显放缓了节奏,大篇幅地描写起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人的饮食情况。

江陵以下地势平坦,长江在湘鄂之间迂回曲折,浩浩东流,小舟随着江水缓缓漂浮。眼见长江两岸一个个市镇村落从舟旁经过。从上游下来的船只有帆有橹,一艘艘的越过了他。船上的人经过小舟时,对长须长发、满脸血污的狄云都投以好奇惊讶的眼色。

将近傍晚时分,狄云终于有了些力气,同时肚子里咕咕的响个不停,也觉得饿得厉害。他坐起身来,拿起一块船板,将小舟慢慢划向北岸,想到小饭店中买些饭吃。偏生这一带甚是荒凉,见不到一家人家。小舟顺江转了个弯,之间柳荫下系着三艘渔船,船上炊烟升起。他小舟流近渔船时,只听得船艄上锅子中煎鱼之声吱吱价响,香气直送过来。

他将小舟划过去,向船艄上的老渔人道:“打鱼的老伯,卖一尾鱼给我吃,行吗?”那渔人见他形相可怖,心中害怕,本是不愿,却不敢拒绝,便道:“是,是!”将一尾煎熟了的青鱼盛在碗中,隔船送了过来。狄云道:“若有米饭,益发买一碗吃。”那老渔人道:“是,是!”盛了一大碗糙米饭给他,饭中混着一大半番薯、高粱。

金庸这里所使用的闲笔,描述对象有长江的曲折流淌,一个个市镇沿路排布,还有那青鱼、糙米饭、番薯与高粱,这些生活中的食物,极具生活气息,能够天然地冲淡前一章紧张的凶杀和对抗的气息。

读者读到这里,仿佛能够看到那些东西的形状,更似乎能闻到它们的香味。没有矛盾独立性,节奏自然就会由此放缓。由此,上一章被激烈凶杀激发出来的紧张,无形中就得到了缓释。读者的阅读疲劳,也由此得到疏解。读者的情绪也随之大幅和缓,有了难得的休息空间。

不知不觉间,金庸用这一段缓笔,有效按摩了读者紧张的神经,帮助他们回冲阅读能量,为读者追读下面的情节奠定基础。果不其然,那妖僧很快就追上来,与狄云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金庸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闲笔也能写出大作用

03 闲笔会有大作用

闲笔看似无用,其实却有大用。这个大用,就是它是整个成功小说的表达所必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作为与紧张起伏的“急笔”相对应而言的“缓笔”范畴来存在,使小说得以成立的必要技术之一。

它的大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帮助读者舒缓情绪。很多时候,读者的情绪被各种悬念、各种激烈争斗弄得虽然沉浸,但是难免疲劳不堪。所以,适度闲笔的出现,可以给读者以难得的喘息。

此外,闲笔可以转移视线。转移视线,也是必要的。很多时候,为了更好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读者需要适度思考小说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及其思想行为的本质,所以需要适度闲笔的存在,才能在缓解情绪的同时,可以释放对情节的思考。这样,可以转移视线,从而使视线集中在重要事项上。

其实,闲笔本身也是紧张起伏的一部分。对的,它本身也能够制造节奏上的起伏。所谓伏,本身就意味着缓。小说中的缓可以通过诸多技术来制造,比如言语上的缓,行动上的缓,当然也可以包括集中的闲笔来制造出来。

对阅读体验来说,闲笔可以打深沉浸感。处于紧张情绪的读者,在面对忽然而来的一段闲笔时,心中会因为放缓而让原来的紧张在比较中更加深入自己的内心。这样,在比较相对值的推动下,读者的情绪和认识,就更加容易沉浸在小说情节之中。

金庸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闲笔也能写出大作用

04 怎么使用闲笔

既然闲笔有这么强大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小说成功的必要技术之一,那么应该怎么去使用它,才能发挥出足够效能呢?

在一系列紧张之后,可以启动闲笔。如果太紧张,读者情绪会受到很大牵引,他们会很疲劳。这样不利于形成持续的良性阅读体验。所以,在一系列紧张推进以后,应该以适度闲笔来舒缓读者的阅读情绪。

在更大紧张争斗到来之前,也可以用闲笔来制造势能。如果需要在后续情节中描写更大更为激烈的斗争,那么用闲笔来造成势能也是必要的。虎之将跃,其必蹲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用闲笔这个“蹲”,才能积累出更大的跃出的能量。

但闲笔要适度。只要能够缓解读者情绪,或者为后边的激烈争斗做出铺垫就算完成任务。闲笔不能多用,如果用多了,就会让读者情绪过于松弛,他们就会很可能出戏。此外,闲笔用多了,就会大幅度冲淡情节紧张性,反而会损害情节的完整性和前后一致性。

通过上述几个使用方法,作者使用下的闲笔可以呈现更大的技术稳定性,从而使小说表达更加富有节奏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