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关于朱元璋,我承认他是个杀伐果断的皇帝,但我不认为他是个无情的“杀人狂魔”。民间有不少传说,都和朱元璋有关,其中大部分,都是说他怎样谋害有功之臣,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放过。

就好比今天要说到的这件事,正史上并无记载,但野史传得沸沸扬扬。这件事和开国功臣常遇春有关,根据民间流传,说朱元璋曾秘密处置了常遇春的夫人,不仅将肉分给群臣,还煲成“妒妇汤”给常遇春喝。

那么这件事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这些民间的流传又有何依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常遇春的夫人蓝氏,是大将蓝玉的姐姐。此人凶悍无比,将常遇春管得很严,不仅不允许常遇春纳妾,就连看别的女人一眼都不行。由于两人没有子嗣,朱元璋便赐给常遇春两个宫女,希望常遇春能够纳个妾,然后再添个香火。

但碍于蓝氏的凶悍,两名宫女也不敢接近常遇春,直到有一天,常遇春起床,叫两名宫女来服侍自己穿衣。这时常遇春看到宫女的手,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好白啊!”没想到这一幕被蓝氏看见了。

等到常遇春上朝回来,蓝氏将一盒子递给他,常遇春心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夫人还特地准备了礼物,甚至为自己忘了而有些许自责。结果打开盒子一看,里面竟是一只血淋淋的手。后来他才得知,这就是上午那个宫女的手。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常遇春因为受到惊吓,在上朝的时候心不在焉,朱元璋在退朝后询问原因,常遇春便一五一十向对方交代。朱元璋马上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什么事,我再赏你几个宫女就是了。”

后来朱元璋请常遇春吃饭,下人端来一碗汤,朱元璋对常遇春说:“这是妒妇汤,喝吧”。常遇春心想:“杜甫汤?难不成这汤的由来还和诗圣杜甫有关?”便也没想那么多就喝了,味道如朱元璋说的一样,还挺鲜美。

喝完汤常遇春就回家了,在路上他遇到别的大臣,发现他们手上都拿着一个盒子。询问之后才知道,今天朱元璋向大家分肉,而且名为“悍妇之肉”。常遇春十分不解,带着疑惑回到家里。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回到家里之后,常遇春怎么都找不到夫人蓝氏,他质问过仆人才得知,夫人已经被皇上给处置了。常遇春恍然大悟,一下解开所有疑惑,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今天喝的味道鲜美的汤,就是自己的夫人来的。自此,常遇春便吓出了癫痫症,不久去世。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那么我说这是编的,又有何依据呢?我们可以通过正史的记录,来分析一下。

一、根据史书记载,常遇春与蓝氏育有三男三女,长子和次子,后来皆被封为国公,长女被册封为太子妃,嫁给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而这个故事中,是因为两人无子嗣,朱元璋才赐给常遇春两个宫女,从而引发后面的故事。因此故事从一开始,就存在错误。

二、故事中常遇春得知夫人去世真相,大受打击而得了癫痫症。可正史中,有记载常遇春得“卸甲风”而死的,或者直接说他得暴病而死,完全没有癫痫症的任何记录。那么这个“卸甲风”是什么呢?就是指打完仗之后,由于感觉太热,于是脱下战甲贪凉,从而引起像中风一样的疾病,与癫痫症毫无关系。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三、从故事中看,朱元璋杀死蓝氏,是在常遇春去世之前。通过时间的对照,我们可以得知,蓝玉当时已经是大将军,手握兵权。如果朱元璋真的要处置蓝氏,他不可能不考虑常遇春、蓝玉两个人的势力。即使朱元璋是皇帝,他想杀谁都可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要杀蓝氏,也不是想杀就能杀的。

四、朱元璋在后期的时候,确实对很多功臣下手了,但是我们知道,常遇春是病逝的,并非朱元璋谋害。就算朱元璋想对付常遇春,也不可能通过对一个女子下手,来排除异己。

五、我们再从蓝氏的角度来看。虽然她丈夫是常遇春,弟弟是蓝玉,但那两个宫女,始终是皇帝赐给常遇春的。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蓝氏真的凶悍,她也不敢随便处置她们,这不是给常遇春添麻烦吗。

朱元璋真的处置常遇春夫人,还煲成汤给常遇春喝吗?有何依据?

其实这个故事中,不合理的地方实在很多,光是上面的这五点,就讲不通。况且我认为常遇春身经百战,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又怎么会因为夫人斩了宫女一只手,就吓得神不守舍,他在战场上,多少血淋淋的手没见过。

即使后面夫人被做成汤,他虽然震惊加悲痛,也不至于会被吓出癫痫症。当初商纣王将伯邑考谋害,周文王在知情的情况下,还面不改色吃了自己儿子的肉。所以这个故事的出现,无疑是为了“黑”朱元璋罢了。

(参考文献《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