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人之初,性本善。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是善良的,可能或多或少有一些坏人,但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今天所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位老汉收留了一位日本兵的故事。

有的人就会觉得,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怎么可能会有人收留日本人。是啊,当时的中国百姓对日本军人是非常憎恨的,因为他们在中国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对老百姓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那是在1946年,那个时候日本方面投降并没有多久 远在中国河南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战后留下来的日本兵,因为当时日本的投降非常仓促,大部队也自身难保,留下这名日本兵也实属正常。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在村子里面,这名日本兵浑身脏兮兮,看上去年纪也不大,他也不懂村子里的百姓在说些什么,只能看出来这些百姓对他的态度都很不好,有一位名叫孙邦俊的农民出现在了这些百姓之中,孙邦俊看着这个日本兵,感觉他非常可怜,但想到日本人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叹了口气就准备离开。

没想到的是,这个日本兵看到孙邦俊之后,嘴里也不知道在说着什么,一会摸着自己的肚子,孙邦俊明白这是想让自己帮助他,孙邦俊虽然也很想帮助可怜的日本兵,但因为家里也非常贫穷有心无力,但是看着这个日本兵可怜的样子,孙邦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将他带回了家。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这下小小的村子瞬间炸开了锅,每个人都知道孙邦俊收留了这个日本兵,但是村民们都不理解孙邦俊的做法,明明日本人是侵略者,为什么要帮助他,对孙邦俊也议论纷纷,更有甚者当面辱骂孙邦俊。

但毕竟是一个村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快,村民也渐渐接受了这个日本兵的存在,但这个日本兵的身上是有伤的,为了救治这个日本兵,孙邦俊几乎花了所有的钱,但孙邦俊从未叫过苦,因为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而村子里面的村民本性也是善良的,他们也知道孙邦俊的难处,经常资助他们,因为这个日本兵在家什么事也干不好,因为战争,他的脑子受到了一定的创伤,孙邦俊与自己的儿子就开始了对这个日本兵的照顾。

好在呆在中国,这个日本兵也学会了一定的中国话,能够与他们进行正常的交流,直到孙邦俊死的时候,孙邦俊还交待自己的儿子要好好照顾这个头脑不清楚的日本兵,而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也没有辜负父亲的遗愿,即使日子再苦也未曾放弃过这个日本兵。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当中国为了发展开始与日本渐渐地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孙保杰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叮嘱过他一定要找到这个日本兵的家人,很快孙保杰联系到了政府,日本使团也将这个日本兵接了回去,这个时候的孙保杰已经扶养了这个日本兵四十七年。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筛选,日本使团找到了这个日本兵的家人朋友,当这个日本兵回到家乡之后才得知他的真实姓名是石田。

原来,石田的家境是非常富有的,当时在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政府的侵略心理非常严重,万般无奈之下,石田跟随部队来到了中国,在中国,石田看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惨状,并且怀疑自己的做法究竟是否正确。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但在庞大的战争下,石田的做法与反抗也是微乎其微的,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石田受了重伤,与撤退的大部队分离了,而当时由于日本撤退的人数众多,自然也忽略了石田的存在,这才有了前面石田流落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石田的家人都以为他在战争中去世了,曾经一度悲伤无比,现在得知石田竟然被中国人一直扶养着,非常敬佩中国人的善良与慷慨,而接济石田的孙保杰与去世的父亲,看见石田回到了家乡,想必也是非常欣慰的。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坚持供养47年,日兵回国后怎么报答的

结语:石田回到自己的家庭后,日本政府与日本民众也知道了这一事件,日本政府也对孙保杰的家乡进行了捐助,更是给孙保杰了一笔巨额奖金,但纯朴的孙保杰并不在意这些,他将这些奖金捐给了政府,希望政府能够用到刀刃上。

孙保杰一家的做法是善良的,在战争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即使是面对曾经对我们有残暴行为的日本军人,孙保杰一家人仍然能够做到善良对待,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