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长安十二时辰》已经播到三十多集,可是危害长安的人还没有抓到。在长安城中,从开始冒失的狼卫到谨慎的蚍蜉,他们都被别人操控着,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追查他们的衙门,是靖安司。在李必,郭利仕查案过程中,迷题在一步步被解开。何孚,何监,太子逐渐成为阴谋的制造者。
但是,在张小敬和徐宾的追查中,似乎还另有线索。蚍蜉所在的宅院,通通都是在右相林九郎的名下,所以说,这场“阙勒霍多”的制造者,同样可能是林九郎自己演的一出戏。
徐宾分析说,如果林九郎制造一起刺杀行动,通过这场刺杀来栽赃太子,并且挖出太子同党,这完全说的通。
究竟谁是boss?右相还是太子?
其实,都不是。
在右相和太子的这场权力争斗中,很多人都面临着站队。崔器,姚汝能,右骁卫,甚至郭利仕都曾摇摆不定,元载在左右逢源,吉温跟着右相,唯独李必,何监一心向着太子。
每次代表着太子一党的靖安司犯错,右相都立刻写折子给圣人唐玄宗。李必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求郭利仕给圣人求情。
右相要弹劾太子,太子想扳倒右相。他们靠什么来做到?当然是靠自己拿到的证据,呈递给圣人,由圣人定夺。
在何孚被抓,姚汝能供出太子结交大臣,何监被关押,李必深陷右相府,不得不签字保命。右相将太子密谋的重罪提交给了圣人,看似太子一党已经走入了绝境。
但是,换来的结局是什么?
换来的并不是圣人惩治太子的消息,反而是收到了圣人派郭利仕送来的布衣。
林九郎一下就傻眼了,他明白那件朴素的布衣意味着什么。圣人可以让他手眼通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可以让他一下就跌入谷底。
这是唐玄宗给他的警告。
唐玄宗是谁?他可是曾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开创“开元盛世”的皇帝。他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即便是唐朝由盛转衰,他开始贪图后宫美色,荒于朝政,但他本人仍旧是精明的,只是累了倦了,不想继续治国了而已。
从开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到后来宠信李林甫(电视剧中为右相林九郎),他都明白,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
在何监的记忆里,唐玄宗是自比尧舜的人。
所以,他可以放权,但是不允许有人威胁到他的皇权,右相不行,太子也不行。
右相势大,他扶持太子。他的权衡之术,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权。
他才是本剧的boss,一个操持着长安棋局的人。
在这部剧中,李必一直被人说他聪明。太子,郭利仕,右相,都认为他能成大器。虽然在观众看来,他事事慢人一步,受制于人。看起来单纯,听不明白话,看不出他聪明在哪。
但他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在右相和郭利仕之间周旋,就足见他的眼光。看起来,他是一心只为太子。实际上,他却是看得最长远的人。有时候,哪怕是郭利仕这样在圣人身边的近臣,也有摸不清圣人路数的时候,但李必却能点醒他,让他站在自己一方。
李必能想得到圣人的心思,所以他才能够釜底抽薪。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且能够保住太子。
在历史上,李必的原型李泌,他是四朝元老,经历了玄宗,肃总,代宗,德宗四任皇帝,他一直处于入朝出朝的状态中,他两次拒绝任宰相,就是不让自己陷入权势斗争中。
这些看似是他的功劳,实则是他看穿了圣人的心思而已,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也是身为棋子的无奈。圣人作为长安所有权力的核心,他才是定夺一切对与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