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军队的“督战队”是怎样一个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个常设编制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行现代“义务兵制度”的国家,而在我国的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征兵制度,仍然采取唐宋以来形成的“募兵制度”。其后果就是军队的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大批未经认真军事训练的士兵被匆忙推上战场,一旦形势不利就会发生溃散,几个人影响一群,一群影响一大片,进而导致“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发生,于是督战队就应运而生了。

民国军队的“督战队”是怎样一个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个常设编制

剧照

一般来说,督战队并非民国军队的常设编制,而是在战役期间进行临时编成,它的编成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大小军阀会以贴身卫队或者警卫部队在战时组成“督战队”,监督作战部队的行动。第二种是国民党军队的督战队,它在师一级单位都已经设置了“政训处”这个部门,战时就以这个单位为主再抽调师直属部队的部分士兵组成督战队,也没有专门的督战队建制。

1927年初北伐战争著名的“贺胜桥之役”便出现了督战队,直系军阀吴佩孚深知如果再败,北伐军将直抵武昌城下,于是亲率卫队组成的“督战队”、亲信刘玉春的“大刀队”和数挺重机枪横列桥北头阵地,宣布有后退者杀无赦!

民国军队的“督战队”是怎样一个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个常设编制

然而在“北伐铁军”第四军的猛烈攻击下,直军各部已经动摇,纷纷向桥北溃逃,吴佩孚下令督战队开枪弹压,北伐战史记载:“敌军遭到督战队射杀,弃枪而逃,跳水逃跑者数以千计”。吴佩孚大怒,命督战队砍下十余名旅长和团长的脑袋示众,以威慑败逃官兵。

北伐军叶挺独立团的刺刀冲锋,相比之下更加让直军士兵胆寒,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向督战队开火以便逃命,于是吴军内部火拼厮杀乱成一团,北伐军趁势发起总攻,直军阵线终于彻底崩溃,吴佩孚落荒而逃,从此一蹶不振。

民国军队的“督战队”是怎样一个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个常设编制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也有关于“督战队”的特别呈现,面对日军试图从上游架桥偷渡新墙河的突发情况,一群头戴钢盔臂挂“督战”袖标的官兵直接投入了战斗,增援在河岸上阻击鬼子的川军,最终粉碎了日军的企图,而这些督战队员本来是应该在各阵地机动巡视的。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真实战史中,奉命死守长沙城的第十军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少将,以师政训处科长杨正华为队长(正副主任恰不在军中),率师部警卫连部分士兵组成督战队,方先觉亲自给督战队下达命令:“擅自后退者,就地枪决”!

民国军队的“督战队”是怎样一个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个常设编制

方先觉面容和善,但打起仗来绝对是个狠角色,由此预10师死守城南,终将攻城日军挡在城外,使薛岳的天炉战法得以成功,也为“长沙大捷”立下头功,战后直接晋升“泰山军”军长。战斗期间,前沿一名营长跑到师部要求面见方先觉,言称有事请示,方师长让他在外面等候,随即命令杨正华将该营长就地处决,督战队上下目瞪口呆。

事后方先觉跟杨队长解释:“大敌当前,鬼子马上就要冲到二线,他跑回来请示问题?没有问题可以请示!以向上级请示问题而逃离作战一线,是一些部队长惯用的伎俩,你作为督战官,要切记”!

许多年以后,杨正华兀自毛骨悚然和心里存疑:万一那名营长真的有问题要请示呢?

民国军队的“督战队”是怎样一个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个常设编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