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一月间,魏王曹丕穿戴整齐,接过汉献帝双手奉上的传国玉玺,一个新的王朝—魏国就此开始。失去了地位的汉献帝被善待,曹丕将他封为山阳郡公,去食邑养老了。第二年5月份,口口声声要兴复汉室的刘备也穿上了皇袍,成为了蜀汉这一地方割据政权的开国皇帝。这一段时间的权力更迭,让人目不暇接。很多人都会问,既然刘备既有皇叔的身份,又成天喊着要振兴汉室,为何不将正儿八经的皇帝接到自己的蜀地,反而让他在山阳郡受苦呢?有三个原因不允许他这样做。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一、曹丕不会放汉献帝去蜀地。

两汉加在一起,共有天下422年,统治基础可谓树大根深。到了东汉末年,虽然汉室衰微,但是其正统性仍然不容忽视。凶狠如董卓,也不敢代汉自立;强大如袁绍,即便不想跟汉献帝合作,也要另选一个皇帝出来,自己不敢有丝毫奢望;唯一鲁莽的袁术,在称帝之后立刻就陷入众叛亲离的窘境,最后自己把自己作死。所以曹操在一开始迎奉汉献帝时,也是不敢有一点越礼的行为,哪怕汉献帝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他也大气不敢出。汉室的威严,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为汉室如此有市场,曹丕在坐稳魏王位置后才不敢着急,只敢逼着汉献帝自己禅位,自己不敢明抢。汉献帝的正统性,是他始终顾忌的。以他的能力,自然知道如果将汉献帝这杆大旗挪到了别人家,自己的正统性就会变成一场笑话,天下士人都会追随汉献帝而反对自己,那刚建立的魏国,将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所以,他必须时刻掌握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根本不会让他出封地,更别提放他去刘备那里了。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而另一方面,曹魏手握天下将近七成的兵力财力,只要曹丕不放人,谁也不能穿越千里将汉献帝接走。要知道,汉献帝的封地山阳郡,是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内。不管是东吴还是西蜀,想要到达这里都先打穿曹魏的大部分领土,这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曹丕不放人,汉献帝就绝对走不了。

二、刘备自己不会找这个麻烦

刘备虽然自己经常以“皇叔”自居,但是他和汉朝皇室的关系,就是一笔糊涂账。虽然《三国演义》中编了一个家谱,但是可信度实在不高。所以在正统性上,刘备比汉献帝差了老远。如果真的把汉献帝接来,谁掌握最高权力就会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刘备天天喊着曹操是国贼,如果他把汉献帝接来之后束之高阁,那他和曹操还有什么区别呢?当初他对曹操的诋毁岂不就完全反噬到自己的身上了吗?这种傻事他是不会干的。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而且,即使刘备自己愿意,他的手下人也不会愿意。刘备手下的核心荆州集团,从来没把汉室当过一回事,诸葛亮谋划《隆中对》时就没有考虑过汉献帝,关羽、张飞二人的眼里更是只有自己的大哥刘备。唯一可能顾及汉献帝是赵云,但是赵云后来也被边缘化。而蜀中当地的贵族,在刘璋的父亲刘焉的时代已经和朝廷割裂,没有最基本的感情;而刘备入川以后,以婚姻和恩义示好,早已将这些贵族收拾得服服帖帖,所以他们也只会支持刘备。所以不管是蜀中贵族还是荆州集团,都是不会允许一个“空降”的皇帝来当自己的领导的。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三、汉献帝自己也不会去

汉献帝的能力,其实在所有东汉皇帝中,绝对能排进前三。之所以后来他失去对天下的控制,历史原因占的比重相当大,不是他个人的错。他从西安东归时,已经成了个“光杆皇帝”,被军阀欺负却没有办法。到了曹操这里后,虽然受到礼遇,但是手中仍然没有任何的实力。朝中能为他着想的大臣,也就是孔融、荀彧等寥寥几人。等到这几个大臣死后,曹魏的布局已经完成,汉献帝已经没有了任何翻盘的机会。既然如此,还不如把名号也让出去,这样自己没有任何损失,却能封住曹丕的嘴,让他动不了杀自己的念头。这也就是他坚持禅位的主要原因。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如果他真的有机会去往刘备处,面对的境遇绝不会比在曹魏这里好。他这个名义上的皇帝,还是无法改变缺乏实力的现状,还是只能在刘备的淫威下当一个傀儡。而且西蜀远离文化中心,人们心中的忠义更少,能真正关心汉献帝的人自然也更少。那么他在西蜀的情况,很可能比在曹魏还要糟糕。既然如此,何必还要费这个劲呢。

历史的车轮浩浩汤汤,就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曹氏父子布局多年,步步谨慎,一旦开始谋夺皇位,那就一定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而以汉献帝的能力也就对早就明白,自己的汉家天下已经走到了尽头,绝对没有复兴的可能性。既然如此,顺应历史潮流,给自己一个平静的晚年,那就是最好的归宿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