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久享盛名的泉州花笺

久享盛名的泉州花笺

///

笺,精美的纸张。其表面有花鸟锦簇的又称为花笺、锦笺、彩笺;印上线行的称行笺。现在市上流行的有荣宝斋、十竹斋花笺。我国汉代改进造纸技术后,到南北朝,这种精美的纸张就已出现,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云:“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隋唐以来流行一种叫松花笺的。到元和初年,有个女诗人薛涛,“尚新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之。蜀中才子概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这种笺最适宜于文士诗人用毛笔挥写小诗或信札,流行很广,成为文人风雅之一端。

晚唐著名诗人流寓泉州的很多,刺史王审邽、王延彬父子特设“招贤院”礼待,咏诗论文互相唱和。王延彬是个风流才子,诗文玩乐迭出新奇,为适应这些诗人题咏的需要,特命匠人制造新花笺。

泉州在唐五代的制纸技术居全国上流。所制“纸帐”,诗人赞云“疑是谢守澄江练,自宿嫦娥白兔宫”。所制“纸被”,被誉为“文采鸳鸯罢合欢,细柔轻缀好鱼笺”。就在这个基础上,制造了驰誉全国的花笺,时称“刺铜笺”。

徐夤咏《尚书新造花笺》,是描述这种花笺的代表作。诗云:

浓染红桃二月花,只宜神笔走龙蛇。

浅澄秋水看云母,碎擘轻苔间粉霞。

写赋好追陈后宠,题诗堪送窦滔家。

使君即入金銮殿,夜值无非草白麻

这首诗描述这种笺的花样、用途、纸质、纹理及色彩濡染,比喻如陈后主写《玉树后庭花》之华笺,又如汉窦滔妻苏蕙织“回文诗”之美锦。又以反衬的手法写道,即使在金銮殿值夜班,皇帝写诏诰,也不过是写在白麻纸上,哪有这种花笺的精美!这是泉州造纸工艺史光荣的一页。造纸遗址之一就是现在的草邦水库,当时因造纸名“纸坊”。

久享盛名的泉州花笺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丛书《泉山采璞》

久享盛名的泉州花笺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得版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