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世界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能找到海拔只有它一半的上甘岭,一个醒目的黑色三角,使得这个小小的山岭如同嵯峨入云的高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生在34年前的上甘岭战役,创造了我军和美军历史上的多个之最,为两国的士兵留下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印迹。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军博中的上甘岭沙盘,远处高的为五圣山,前方矮的是上甘岭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记载:上甘岭战役是由战斗发展到战役规模,其持续时间之长、战斗程度之激烈,是二战之后从没有过的。而美军的战史记载,三角形山战役(上甘岭战役)是美军有史以来最为失控的一次作战。

战前范佛里特的计划是:出动两个营,以伤亡200人为代价,耗时5天结束战斗。最后的结果是,投入的兵力是计划的15倍,耗费的时间是计划的8.6倍,实际伤亡是计划的125倍,出动的飞机是计划的12.1倍,收获的战果是一败涂地。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上甘岭战役开战仅三天,美军打出的炮弹壳堆积如山

上甘岭面积仅仅3.7平方公里,美军出动了6万余人,如果加上志愿军部队,双方兵力共达到11万人,平均每33.6平方米就可以站一个人,其人员密集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罕见。

据美国空军战史记载:……期间,第五航空队及期配属部队,出动4488架次飞机支援三角形山正在进行的“摊牌行动”。15军战史记录的“敌机出动3000架次”还是过于保守。在战役中,敌火力最密集时平均每秒落弹6发,平均每平方米落弹76枚,创造了美军炮火和空袭密度之最。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我军记载美军战机共出动3000余架次,实际是4488架次

而我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也创造了多个之最,一是火力密度之最。虽然志愿的火力远远赶不上美军,却也出动了114门大口径火炮,发射炮弹40万发,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由野战军实施的炮战规模之最。

在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创造性地运用了固守反击、阵地内反击、阵地内运动防御、坑道战、添油战等战术,打退敌军连排级规模的进攻900余次,营级以上规模的进攻60余次,创造了我军历史上单一战役攻防频度之最。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上甘岭的志愿军战士在打击敌人

在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共消耗物资1.11万吨,其中弹药5530吨,出动汽车2163台次,后勤运输人员16700余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单一战役消耗物资之最和后勤人员数量之量。

在43天的战斗中,15军45师牺牲2849人,超过了自1947年组建以来,前5年牺牲人数总和。在淮海战役中,45师的伤亡比是 4.4:1,而在上甘岭达到了0.9:1。整个15军共牺牲5319人,占成军7年来牺牲总人数的35.5%,是15军伤亡最重的一次战役。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受伤的志愿军战士

在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共歼敌25498人,创造了志愿军单一战役中歼敌人数之最。

在43天的战斗中,第15军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英雄集体多达200多个,以黄继光等为代表的荣立三等功以上的英雄、模范、功臣多达12347名。在战后获得金星勋章的12名志愿军官兵中,参加上甘岭战役就有4位(彭德怀、杨根思、杨连弟、伍先华、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胡修道、杨育才、李家发、杨春增、许家朋)。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志愿军在欢庆胜利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有19位战士被列为“抗美援朝战争英雄模范人员”,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就有6位。在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比比皆是,舍身炸碉堡、堵枪眼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英雄人物太多,张广生、赵毛臣等作出突出贡献的战士只荣立了特等功,而没有获得英雄称号。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我军大规模阵地防御作战的典范,标志着我军阵地防御战已完全适应现代化战争,为我军的战略战役学充实了宝贵的内容。同时也消除了各界关于阵地是否守得住的担忧,成功的挫败了敌人的锐气,将美军逼回到谈判桌前。

美军战史记载,最失控的一次作战就是上甘岭,伤亡是计划的125倍

1958年,志愿军回国前部队重返上甘岭,向战友告别

自此之后,美军再没敢发动营级以上规模的进攻,反倒是志愿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上甘岭的价值已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上,它是一座无法标高的精神丰碑,是一座充满堂皇之气的荣誉殿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