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争年代,对于任何一位军人来说,最牵挂的都是生活在后方的家人,那些已经成婚有了妻儿的人更是如此。

1935年,中国却发生了一起“团长杀妻案”,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谴责,甚至引起了宋美龄、蒋介石的重视。

在此之前,这位团长跟妻子的感情十分的甜蜜融洽,为什么会突然间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还要从这个团长的故事讲起。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1903年,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婴,这家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男主人叫张洪恩,生下儿子,后他思来想去给儿子取名叫做张灵甫,那时候这个淳朴的农民肯定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未来会成为一个军队的团长。

张灵甫自幼好学,尤其喜欢古文和书法,从小就写得一手好字,而且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从小就少年得志,很早就考进了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还结识了国民党的元老——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

于右任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书法,两人后来还成了忘年之交,可见张灵甫的才华之横溢。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从陕西师范学校毕业后,张灵甫本来应该去做一个中学的教员,但少年的张灵甫何其风光,怎么能够甘愿只做一名普通的老师呢?

不久后,张灵甫就顺利的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历史系,考上北大之后,张灵甫又觉得北大不够好,他想要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于是一年之后,张灵甫又从北大退学,进入了国民党的军队,跟在胡景翼手下。

于右任和胡景翼是老交情,有一次,于右任到胡景翼的军中看到了张灵甫,很是吃惊,奇怪他为什么会来当兵,但既然人都在军营了,于右任想着干脆就提拔提拔这个张灵甫吧。

于是,于右任亲自写了一封信,把张灵甫送到了当时如火如荼的黄埔军校里。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张灵甫奉命到了胡宗南的第一师任职,先从排长做起。

张灵甫好像就是天生的军人,在军队里,他打起仗来很硬气,不要命,立下了赫赫战功。

另一方面,张灵甫又会动脑子,好读书练字,收集古玩字画,平时也不去花天酒地,颇有几分儒将之风。

很快,30岁的张灵甫就升任了第一师的上校团长,成了胡宗南的心腹,事业顺利的张灵甫,感情也很美满。

这时的张灵甫已经有了一个妻子,名叫邢凤英,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张灵甫对邢凤英没有什么感情,但邢凤英对张灵甫的父母很孝顺。

张灵甫在外闯荡,邢风英就在家里给张灵甫尽孝,婚姻虽然说没有感情,但张灵甫却从来不在外面乱搞。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由于长年在外,于是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名叫胡海兰,也就是后来被他枪杀的妻子。

张灵甫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吴海兰青春靓丽,两人也是一见倾心,很快就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的生活甜甜蜜蜜,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让很多军官都很羡慕。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张灵甫就从四川调到陕西,夫妻二人两地分隔,饱受思念之苦。

1935年的冬天,张灵甫的一个同事返乡,回到部队后跟张灵甫说看到他老婆跟其他男人逛街,张灵甫对吴海兰日思夜想,听到这话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向胡宗南告假,回到老家。

回到家后,吴海兰看到丈夫十分开心,张灵甫压抑着内心的情绪对吴海兰说想吃饺子。

吴海兰就去菜地里割韭菜,张灵甫看着妻子的背影越想越气,就直接一枪打死了她。

另一种说法是,吴海兰因为感情被人利用,偷了张灵甫的机密文件,张灵甫失望至极,才会痛下杀手。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张灵甫杀妻案,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于凤至当时也听说了,就找到张学良,张学良表示中央军的事情他也不好管。

于是,于凤至又找到宋美龄,宋美龄知道后,两人坚决的要给女性出口恶气,就找到了蒋介石。

蒋介石于是下令逮捕张灵甫,但胡宗南很惜才,让张灵甫自己去投案,后来张灵甫被关押了起来,直到全民抗战开始后才被放出来,戴罪立功。

张灵甫在抗日战场上也十分勇猛,打过很多胜仗,连叶挺都很佩服他。

感情生活上,张灵甫后来又娶了两位妻子,最后一个陪伴他的,是小他25岁的王玉龄。

1935年张灵甫为何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团长杀妻案”的真相是什么

王玉龄曾经问他当年的杀妻案,张灵甫像是提到了什么伤心事,什么都没说。

这样的故事,即使在民国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谈了,当年的真相到底如何?却永远地成了谜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