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如果中央决定反击了,而我们却没有做好准备,那我们就要变成民族的罪人了。”

这句话是罗瑞卿大将对作战部副部长说的一句话,那么罗瑞卿大将在1962年对印反击战当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他为这场边境战争又贡献了多少心血呢?罗瑞卿大将和张国华又是什么关系呢?1962边境之战过后,张国华向中央汇报的时候是怎么评价印军的实力的呢?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印度在1947年刚刚独立的时候还算比较老实,不过到了50年代中期的时候就开始变狂了,变狂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点:第一就是在冷战的环境下,美苏两国对印度的帮助,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都想把印度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所以说一时之间印度变成了香饽饽,这也让印度的总理尼赫鲁飘了起来。

第二点原因就是印度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提高,印度当时是不结盟国家当中的老大,非常受尊敬,这也就直接增加了尼赫鲁的自信心。

随着印度的一帆风顺和老美背后的怂恿,尼赫鲁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1959年,印度军队在边界的东段向我方步步紧逼,相继挑起了郎久事件和空喀山口等流血事件,当时出于战略大局的考虑,毛主席并没有决策要进行反击,但是边境的局势一天比一天严峻起来。

当时的总参谋长罗瑞卿是我国的开国十大将之一,他清楚地知道这场战斗很有可能避免不了,于是远在北京的他派了一些干部去西藏边境地区了解情况。

临走之前,罗瑞卿大将对作战部的副部长吩咐道:“你们去边境看一看印军的侵略活动还停得下来吗?万一停不下来怎么办?必要时该打还得打,你是作战部副部长,光谦让不行,人家会说你的二话的,作战部不是退让部,我们要做好准备,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毛主席下决心以前一律不准开枪。”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在听了罗瑞卿大将的安排之后,作战部的人员赶紧去了西藏边境,到了边境地区之后,发现对方日益猖狂,印军还把他们的哨兵所驻扎在了我军的后面,对我军的哨兵所形成了包围之态。

对方当时非常的狂,据说印军巡逻的时候下巴都是抬的和眼睛一样高,走路抬着头走,一副天下第一的样子,非常的放肆,在了解了边境的具体局势之后,罗瑞卿大将及时地向毛主席做了报告。

1962年10月12日,毛主席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打响对印自卫反击战,在毛主席下定决心之后,罗瑞卿大将立马起草了给边防队的电报,电报中指示道:“此次作战事关国威军威,务必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针对军事指挥工作、政治动员工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必须要精心做好计划,提前做好准备,要不断地教育参战士兵千万不能够轻敌,不能够疏忽大意,要随时谨记毛主席的教导,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在收到罗瑞卿大将的电报之后,前线边防队按照指示做了充分的准备,东段的反击任务交给西藏军区的司令员张国华指挥,西段的总指挥由新疆南疆军区的司令员何家产担任,随后东西两段打响了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针对东边的反击战,罗瑞卿大将非常的关注,因为这一战的主要目标是克节朗地区。

克节朗地区驻扎的是印军有着百年历史的王牌旅第七旅,这支部队在当时可以说是印度最强的部队,所以说克节朗之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布置了大体作战方案之后,罗瑞卿大将便时刻的关注着战事的发展,我军也没有让人民失望,很快便把对方的第七旅灭的差不多了。

当最后一份捷报传来的时候,罗瑞卿大将站在临时布置的一间作战室里看着战报,看着墙上挂着的军事地图他笑了,虽然他已经几天几夜没有怎么休息了,但他仍然在坚持着。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随后罗瑞卿大将没有犹豫,他连夜再次起草对边防部发布电报,指示道:“在克节朗地区战役完成之后,我军稍事休整或者说不休整,立马乘胜追击,准备攻打达旺地区。”

这个方案的目的有两点:第一、事实上我们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第二、为中印边境谈判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在接到罗瑞卿大将的指示之后,边防军先是兵分五路,把印军在克节朗地区后方的基地给拔了,随后在10月25日的时候,我军相继占领了达旺以及达旺以北等地区,收复了大量的领土。

与此同时,在西段的新疆万河谷和红山头等地区,边防部队采用“拔点攻坚”的战术对侵入我国的印军40多个据点发起了反击。

在转战700公里之后,到了1962年10月28日,我军成功地收复了章多、巴里加斯等地,拔除了他们的据点37个,最终完成了西段的反击作战任务,至此第一阶段的反击战以胜利而告终。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在第一阶段的反击战过程当中,前线的捷报不断的传到北京总参谋部,罗瑞卿大将非常的感动,为边防战士接连点赞,随后他又起草了嘉奖令。

嘉奖令中表示到:“在这次反击战当中,参战部队以及全体指挥员在高原严寒的困难条件下斗志高昂,勇猛善战,干脆地歼灭了敌人,值得表彰。”

同时还告诫到:“对方很有可能会展开第二次反扑,我们必须要做好连续作战,长期斗争的准备,直到对方同意合理的解决边界问题为止。”

此外在最后,罗瑞卿大将还交代到:“此时此刻绝对不能轻敌,参战部队要及时巩固获得的胜利,总结战斗经验,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时刻准备着再次打击入侵之敌。”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1962年10月24日我方发表声明,提出了重新谈判和平解决的三项建议,随后我军在10月28日的时候停止了反击,但是尼赫鲁并没有听从我方的好言相劝。

1962年11月14日,对方再次在边界全线发起进攻,11月16日我军被迫再次打响了自卫反击战。

为了打好第二阶段的反击战,罗瑞卿大将连夜起草了作战指示,并且修改了十多处不妥之处,之后送给了贺龙和聂荣臻审阅,审阅没问题之后立马发给了前线。

这篇作战指示的内容主要有两点:把这两点通俗的说就是鼓舞战士们不要怕,只要对方不服那就继续打,歼灭的敌人越多,他们越疼,我们后边谈判越有利。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此外,在这份指示报告的最后,罗瑞卿大将再次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定不能轻敌,要做好打硬仗、出现复杂困难环境的准备。

报告上还指出:“山地作战,各个部队一定要注意联络好协同好,同时也要做好出现最坏情况的准备,每一个团、每一个连、每一个排,甚至是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作战的准备和孤胆精神。”

罗瑞卿大将的这点指示,就出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庞国兴等三人小组孤胆作战,攻占了对方三个炮兵阵地,而且还缴获了7门火炮,在战斗结束之后,庞国兴还说出了“敌人非但不投降,还敢向我还击”,这句霸气的话。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在接到罗瑞卿大将的这份指示之后,边防部队进行了自我调整,随后正式打响了第二阶段的反击战。

东西两段同时反击,在经过四天之后,我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东段把西山口拿了下来,在西段也将入侵我班公洛地区的外军全部清除了。

11月21日,我军向全世界宣布,从1962年11月22日零时起,我军在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为了维护两国的传统友谊,毛主席在决策停火后撤的同时,还下令将这场自卫反击战当中缴获的武器装备等物资全部归还给印度。

罗瑞卿大将也知道毛主席的用意,他毫无意见的执行了,但是在整理物资的过程当中,边防部队中有一些干部建议把几部性能较好的山地汽车留下来,不过被罗瑞卿大将否决了,罗参谋长称:“不要留,全部归还。”

针对被俘人员,我方非但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而且还在生活上给予了他们优待,1963年5月26日,这些战俘们也全部被释放了回去。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西藏军区的司令员张国华来到了中央进行汇报,张国华表示:“部队在第一阶段反击战胜利之后,很多战士们都有一些骄傲,好在是看了罗瑞卿大将的指示,多次让我们绝对不要轻敌。”

张国华还表示:“这场反击战是相当艰苦的,我军面临的其实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印度的胡子兵,另一个就是自然环境。”

印军有着百年历史的王牌旅第七旅,果然也不是吃素的,我方也吃了一点亏,总体上来说,对方的单兵作战实力还是比较顽强的,拼刺刀也非常的厉害,不完全是“豆腐兵”,他们主要是指挥不行。”

而自然环境则是另一个敌人,前线气候恶劣,高原严寒。

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对此战有何贡献?印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张国华说到这里的时候,罗瑞卿大将也跟着说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军和印度军队在阿萨姆地区就进行过一场战斗,这场战斗日军是吃了大败仗,十多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了自然环境恶劣的亏,咱们的军队过去很少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作战,这次反击战既战胜了入侵的敌军,又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战胜了两个敌人,这证明没有哪个敌人是打不败的。”

随后在与毛主席见面的时候,罗瑞卿大将当面转述了张国华讲的内容,毛主席听了之后非常的高兴,毛主席说到:“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有片面性,好像文官不要钱,但是可以怕死,武将不怕死,却可以要钱。”

随后毛主席接着说:“咱们的文官既不要钱也不怕死,武官既不怕死也不要钱,那不是更加太平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