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追《女心理师》,每天都处于一种错乱状态,一边是kswl,一边101次吐槽剧中的磨皮——
导演是砂纸厂少东家?批发不用钱?

其实4月份刚出预告那会儿,就有过一波讨论——
全剧只有杨紫的镜头自带磨皮柔光,其他人都能看出清晰的面部纹路。
没想到正片它不改哦,头硬得很哦。
一到杨紫,就是大滤镜的画皮既视感。
一到其他女n号,可不是这样的。
她们的内心:少东家,怎么,要我自己买砂纸啊?
甚至,刚出场的张钧甯,面部轮廓已经开始出现下垂趋势。
和井柏然同框,小井脸上能看到痘痘瑕疵,杨紫的脸被磨得比梨还光滑,她自己会开心吗?
而且这个磨皮实属薛定谔,其他人吧,非常随机,磨皮时有时无,反复在你的心脏上蹦迪。
同一个人,有时候镜头一转,就换了个头,姐你谁?
同一个场景,有人面似银盆、冰肌雪骨;有人肤如靴皮,饱经沧桑。
全剧滤镜开得最大的,其实是男二,饰演叶家辉的王嘉,各种加戏还没演技。
脸上像涂了一层蜡,线条被模糊得晦暗不明,真人是有多不能看?
有时候甚至像在看鬼片,3d建模捏得都比这个强。
再次请出同框的黄觉。
王嘉应该也没想到,有一天观众宁愿看黄觉的毛孔和痘坑。
对此,卷心菜们也卷出了新说法,说磨皮是一种表现手法,代表人物面具。
代表着把真实的自我藏了起来。
所以黄觉饰演的教授,从头到尾坦荡荡,一定是好人。
而杨紫,一旦有几个镜头能看到毛孔,就是她的外壳出现裂缝了。
真不是卷出幻觉了吗?
还有网友分析说是酷的锅,喜欢给每个剧都加磨皮滤镜,因为技术不稳定,所以出现一会磨了一会儿没磨。
女主和男二磨皮的程度,可不见得是酷会做的慈善哦。
如今,磨皮已经是电视行业的大趋势了,后期师都成了明星的“粉刷匠”。
播完没多久的《斛珠夫人》,磨皮柔焦滤镜也很大,远景还正常点。
近景的时候,杨幂的皮肤散发着不锈钢的光芒。
五官都是糊的,所以你会看到,走失的鼻梁和潜逃的人中。
严重起来,眼泪都冰消气化。
同一场景,特写来回切,一个镜头高清,一个镜头高糊,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粉丝说因为幂幂脸上起了红疹,所以得p。
这的确是后期收钱该干的活:统一画面风格,弥补拍摄中的缺陷。
但现在,后期显然越跑越偏,给明星磨皮、美颜、修脸,他们承担了不该有的重担。
不止古偶,现代剧也要磨,不止小花,中年女演员更热衷。
《星辰大海》里的刘涛,中女非得演少女,360度柔焦开大滤镜磨平了法令纹和鱼尾纹,连烤瓷牙也没有那么突兀了。
但是看不到脸部肌肉表情,眼泪也被吞了。
请问导演,找个小演员有那么贵吗?
对比下,剧里的何翯和柴碧云都没有被特殊照顾。
之前闫妮也在《亲爱的爸妈》里独享柔雾磨皮100级,从青年到中年,老了还这样。
梅婷在《民警老林的幸福生活》中也磨得和其他人成了两个世界,标志性的黑眼圈都没了。
高度内卷的后期美颜,让百万后期师傅有苦说不出。
搜狐娱乐采访的一名影视后期师说:
“现在片子拍完以后必须修,你不修的话,片方和艺人心里都没底——这么丑怎么见人?”
“以前拍戏前,演员会跟导演说,我这边脸好看,你多给我拍这边,或者拍戏的时候,把灯打好,在镜头前加滤纸,把演员拍得更好看。现在的话,就是什么事都交给了后期,脸上有痘后期擦,脸上有坑后期磨。”
其实后期制作时,磨皮和调色是完全不同的。
调色是针对光影和色调,而磨皮是针对个体的面部或其他露出皮肤。
最低级的做法是像短视频那样“一键美颜”,但会模糊、失真。
一开始《一见倾心》被骂,就是整个画面都加了一层白雾般的柔光,陈星旭肿成了王自健。
被强烈吐槽后,后期团队连夜赶工,关了滤镜颜值全都upup啊。
而成熟的后期磨皮,都是在保留细节的基础上对皮肤作出调整,只求自然不失真。这样的磨皮或者特效擦除,都是每一帧单独、分层处理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
关键是艺人和片方会提出各种奇葩的美颜要求,化妆解决不了问题,统统找后期。
搜狐娱乐的采访中说了这样的例子:
某位女演员比之前胖了很多,团队就会要求后期一直磨皮瘦脸,甚至觉得女演员脸有点歪,要后期用特效把女演员的脸正过来。
一个动作片,全片总共不到2000个镜头,其中有800个镜头需要做特效,而这800个特效镜头里,有400多个是给男主修脸的。
这样的情况后期师傅你不崩溃谁崩溃。
这让我想到2017年倪妮的《悟空传》流出的团队修脸要求,修皮肤、痘痘就算了,还要让眼皮静止?
之前曾有特效师吐槽,为了给女主修脸,每天要盯着看10个小时,修得眼睛都要瞎了。
4年过去,内娱的影视工业化发展可能就体现在这里——诞生了专门给演员修脸的后期团队。
每天不做别的,就是给演员修脸:
“一般一部30集的电视剧,每集大概600个镜头,如果主演的镜头占一半,而且每个镜头都要修脸的话,那起码得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
当然收费也不便宜。
没有打包价,按秒计费,最少的三四千一秒,到最贵的八千一秒。
有时候,为了给艺人修脸,一个项目的后期就严重超支。
反过来,没钱的,就只能牺牲质量了。
除了磨皮,有时候剧方在调色上审美也挺迷的。
马上要开播的《雪中悍刀行》,预告片滤镜竟然是绿的,演员脸都青了,八号当铺的气质。
被骂之后,第二版预告把灰绿换成了嫩绿,有了点古偶相。
才被夸正常点,第三支片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不忍直视的阿宝色,有一种辣眼睛的恐惧感。
现在干脆,把片尾曲MV搞成了黑白。
这么多颜色,就是没有人shai儿。
说了这么多,资本、老板、演员都是动动嘴皮子,要这个不要那么,累的都是我们打工人。
2022年了,希望演员们多磨演技少磨脸皮,守好艺德;导演们把调滤镜的心思用到怎么讲好故事上。
也希望每一位勤勤恳恳的后期,都能遇到靠谱的剧组,再也不必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