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最近一直在追《女心理師》,每天都處于一種錯亂狀态,一邊是kswl,一邊101次吐槽劇中的磨皮——

導演是砂紙廠少東家?批發不用錢?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其實4月份剛出預告那會兒,就有過一波讨論——

全劇隻有楊紫的鏡頭自帶磨皮柔光,其他人都能看出清晰的面部紋路。

沒想到正片它不改哦,頭硬得很哦。

一到楊紫,就是大濾鏡的畫皮既視感。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一到其他女n号,可不是這樣的。

她們的内心:少東家,怎麼,要我自己買砂紙啊?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甚至,剛出場的張鈞甯,面部輪廓已經開始出現下垂趨勢。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和井柏然同框,小井臉上能看到痘痘瑕疵,楊紫的臉被磨得比梨還光滑,她自己會開心嗎?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而且這個磨皮實屬薛定谔,其他人吧,非常随機,磨皮時有時無,反複在你的心髒上蹦迪。

同一個人,有時候鏡頭一轉,就換了個頭,姐你誰?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同一個場景,有人面似銀盆、冰肌雪骨;有人膚如靴皮,飽經滄桑。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全劇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男二,飾演葉家輝的王嘉,各種加戲還沒演技。

臉上像塗了一層蠟,線條被模糊得晦暗不明,真人是有多不能看?

有時候甚至像在看鬼片,3d模組化捏得都比這個強。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再次請出同框的黃覺。

王嘉應該也沒想到,有一天觀衆甯願看黃覺的毛孔和痘坑。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對此,卷心菜們也卷出了新說法,說磨皮是一種表現手法,代表人物面具。

代表着把真實的自我藏了起來。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是以黃覺飾演的教授,從頭到尾坦蕩蕩,一定是好人。

而楊紫,一旦有幾個鏡頭能看到毛孔,就是她的外殼出現裂縫了。

真不是卷出幻覺了嗎?

還有網友分析說是酷的鍋,喜歡給每個劇都加磨皮濾鏡,因為技術不穩定,是以出現一會磨了一會兒沒磨。

女主和男二磨皮的程度,可不見得是酷會做的慈善哦。

如今,磨皮已經是電視行業的大趨勢了,後期師都成了明星的“粉刷匠”。

播完沒多久的《斛珠夫人》,磨皮柔焦濾鏡也很大,遠景還正常點。

近景的時候,楊幂的皮膚散發着不鏽鋼的光芒。

五官都是糊的,是以你會看到,走失的鼻梁和潛逃的人中。

嚴重起來,眼淚都冰消氣化。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同一場景,特寫來回切,一個鏡頭高清,一個鏡頭高糊,完全不是一個畫風。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粉絲說因為幂幂臉上起了紅疹,是以得p。

這的确是後期收錢該幹的活:統一畫面風格,彌補拍攝中的缺陷。

但現在,後期顯然越跑越偏,給明星磨皮、美顔、修臉,他們承擔了不該有的重擔。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不止古偶,現代劇也要磨,不止小花,中年女演員更熱衷。

《星辰大海》裡的劉濤,中女非得演少女,360度柔焦開大濾鏡磨平了法令紋和魚尾紋,連烤瓷牙也沒有那麼突兀了。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但是看不到臉部肌肉表情,眼淚也被吞了。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請問導演,找個小演員有那麼貴嗎?

對比下,劇裡的何翯和柴碧雲都沒有被特殊照顧。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之前闫妮也在《親愛的爸媽》裡獨享柔霧磨皮100級,從青年到中年,老了還這樣。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梅婷在《民警老林的幸福生活》中也磨得和其他人成了兩個世界,标志性的黑眼圈都沒了。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高度内卷的後期美顔,讓百萬後期師傅有苦說不出。

搜狐娛樂采訪的一名影視後期師說:

“現在片子拍完以後必須修,你不修的話,片方和藝人心裡都沒底——這麼醜怎麼見人?”

“以前拍戲前,演員會跟導演說,我這邊臉好看,你多給我拍這邊,或者拍戲的時候,把燈打好,在鏡頭前加濾紙,把演員拍得更好看。現在的話,就是什麼事都交給了後期,臉上有痘後期擦,臉上有坑後期磨。”

其實後期制作時,磨皮和調色是完全不同的。

調色是針對光影和色調,而磨皮是針對個體的面部或其他露出皮膚。

最低級的做法是像短視訊那樣“一鍵美顔”,但會模糊、失真。

一開始《一見傾心》被罵,就是整個畫面都加了一層白霧般的柔光,陳星旭腫成了王自健。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被強烈吐槽後,後期團隊連夜趕工,關了濾鏡顔值全都upup啊。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而成熟的後期磨皮,都是在保留細節的基礎上對皮膚作出調整,隻求自然不失真。這樣的磨皮或者特效擦除,都是每一幀單獨、分層處理的。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

關鍵是藝人和片方會提出各種奇葩的美顔要求,化妝解決不了問題,統統找後期。

搜狐娛樂的采訪中說了這樣的例子:

某位女演員比之前胖了很多,團隊就會要求後期一直磨皮瘦臉,甚至覺得女演員臉有點歪,要後期用特效把女演員的臉正過來。

一個動作片,全片總共不到2000個鏡頭,其中有800個鏡頭需要做特效,而這800個特效鏡頭裡,有400多個是給男主修臉的。

這樣的情況後期師傅你不崩潰誰崩潰。

這讓我想到2017年倪妮的《悟空傳》流出的團隊修臉要求,修皮膚、痘痘就算了,還要讓眼皮靜止?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之前曾有特效師吐槽,為了給女主修臉,每天要盯着看10個小時,修得眼睛都要瞎了。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4年過去,内娛的影視工業化發展可能就展現在這裡——誕生了專門給演員修臉的後期團隊。

每天不做别的,就是給演員修臉:

“一般一部30集的電視劇,每集大概600個鏡頭,如果主演的鏡頭占一半,而且每個鏡頭都要修臉的話,那起碼得耗費兩三個月的時間。”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當然收費也不便宜。

沒有打包價,按秒計費,最少的三四千一秒,到最貴的八千一秒。

有時候,為了給藝人修臉,一個項目的後期就嚴重超支。

反過來,沒錢的,就隻能犧牲品質了。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除了磨皮,有時候劇方在調色上審美也挺迷的。

馬上要開播的《雪中悍刀行》,預告片濾鏡竟然是綠的,演員臉都青了,八号當鋪的氣質。

被罵之後,第二版預告把灰綠換成了嫩綠,有了點古偶相。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才被誇正常點,第三支片花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不忍直視的阿寶色,有一種辣眼睛的恐懼感。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現在幹脆,把片尾曲MV搞成了黑白。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這麼多顔色,就是沒有人shai兒。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說了這麼多,資本、老闆、演員都是動動嘴皮子,要這個不要那麼,累的都是我們打勞工。

2022年了,希望演員們多磨演技少磨臉皮,守好藝德;導演們把調濾鏡的心思用到怎麼講好故事上。

也希望每一位勤勤懇懇的後期,都能遇到靠譜的劇組,再也不必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赴湯蹈火。

《女心理師》濾鏡開得最大的,其實是楊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