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罗会议召开前,“三巨头”各怀什么心思?最后如愿了吗?

开罗会议召开前,“三巨头”各怀什么心思?最后如愿了吗?

1939年9月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了整个欧洲,但面临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每扩大一个侵略地区,就等于自己往脖子套上一道绞索,因为德国法西斯有无限大的侵略野心,但无实现侵略野心所需要的足够的军队。

希特勒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效仿的榜样,日本在战略上也开始像德国那样,以扩大侵略范围、占领更多的国家为首要目标,对付整个中国、朝鲜战场已经力不从心,但它还不自量力、发动太平洋战争,图谋占领整个远东地区和称霸太平洋地区。因此它面临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它可以抢到战争需要的各种物资,可以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以补充战争经费的不足,但是它的占领区极不稳定,它缺乏维持整个占领区秩序和进攻中国抗日大后方起码的兵力。

欧洲战场出现后,外国援华计划发生剧变,苏联逐渐减少对华援助;英、法两国因不敢得罪日本,法国在日本的压力下,于1940年6月中断越南至云南的铁路通行,英国关闭了滇缅公路,使中国陷入完全孤立的状态。唯一使中国在外援上还有一点希望的是,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批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开罗会议召开前,“三巨头”各怀什么心思?最后如愿了吗?

到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外援情况有了根本变化,美、英等国为了保住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为了保住在东南亚、南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影响力,需要制止日寇对这一地区的侵略。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必须借助已经进行多年抗日战争的中国战场。

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不但涵盖军事与经济援助,而且还包括政治地位的提升。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政治地位的提升,促使反法西斯同盟增加了对中国的援助。中国政府也派出远征军远征缅甸,协同英国军队作战,蒋介石因此与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一起,成为世界四巨头之一。

1943年10月30日,中国成为《莫斯科宣言》又称《四国普遍安全宣言》或《四国协定》的四个签署国之一,中国签字代表为驻苏大使傅秉常。这项宣言的重点为四强将持续战斗至获得最后胜利,任何一国不能单方面与敌签订和约。

开罗会议召开前,“三巨头”各怀什么心思?最后如愿了吗?

中国在当时无疑是一个贫弱的大国,但无视它的作用,显然是不明智之举。由于斯大林与蒋介石不愿“见面”,几经商讨,罗斯福和丘吉尔决定美、英、中三国首脑先在开罗聚会。

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重要集会,它的召开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特殊的任务。

进入1943年以后,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已经出现了向有利于反侵略方面的转化,反侵略一方无论是从实力还是在气势上都开始拥有优势。从夏天起,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盟军开始进行局部反攻:欧洲德军大败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消灭32万人;美、英联军成功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政府宣布投降;在太平洋战场,日本惨败于中途岛,美国转为攻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如何加快战争进程、结束法西斯侵略进行会商。同样,因为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作为美、英、苏大国已经在开始思考战后的世界格局,有必要对世界态势进行有利于各自的规划。

在1943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战后的世界安全和秩序,提出了建立美、英、苏、中四国警察力量的计划。8月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会议中,着重讨论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重建问题。10月间,美、英、苏外交部部长和中国驻苏联大使傅秉常代表各自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了《普遍安全宣言》,确定了最后消灭法西斯和战后国际安全的普遍原则,提出要“以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之原则为根据”,成立一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在此基础上,罗斯福建议召开美、中、英三国领袖会议,以统一在亚洲地区的行动。会议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做了必要的准备。

开罗会议召开前,“三巨头”各怀什么心思?最后如愿了吗?

罗斯福在会前曾踌躇满志地对儿子伊利奥谈到对世界局势的看法:“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并运用我们的斡旋进行调解,帮助解决其他国家之间必将产生的分歧:俄国和英国在欧洲,英帝国与中国、中国与俄国在远东。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是大国,是强国,而且我们不妄求。英国在走下坡路,中国仍在18世纪之中,俄国猜疑我们,而且使得我们也猜疑它。美国是能在世局中缔造和平的唯一大国。这是一项巨大的职责,我们实现它的唯一办法是面对面地与这样的人会谈。”这段话形象地说出了罗斯福想做战后世界的“领袖”的得意心情。

与罗斯福相比,丘吉尔不那样踌躇满志,他主要关心欧洲战局,另外是不让日本进入英属印度,以及收复新加坡这块陷落的基地,仍保持英国在整个亚洲的殖民利益。

蒋介石则是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要求英国协助进行缅甸反攻,争取美国更多军援物资和贷款,并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及台湾、澎湖等群岛。

开罗会议最后确定了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对中国意义重大。战略方面,会议上虽有很多的决议和承诺未付出实践,行动计划也一再延迟和更改,最后仍达成了中、美、英三国联合反攻日本的目的。此外,在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