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羅會議召開前,“三巨頭”各懷什麼心思?最後如願了嗎?

開羅會議召開前,“三巨頭”各懷什麼心思?最後如願了嗎?

1939年9月歐戰爆發後,德國占領了整個歐洲,但面臨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每擴大一個侵略地區,就等于自己往脖子套上一道絞索,因為德國法西斯有無限大的侵略野心,但無實作侵略野心所需要的足夠的軍隊。

希特勒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效仿的榜樣,日本在戰略上也開始像德國那樣,以擴大侵略範圍、占領更多的國家為首要目标,對付整個中國、北韓戰場已經力不從心,但它還不自量力、發動太平洋戰争,圖謀占領整個遠東地區和稱霸太平洋地區。是以它面臨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雖然它可以搶到戰争需要的各種物資,可以掠奪中國人民的财富以補充戰争經費的不足,但是它的占領區極不穩定,它缺乏維持整個占領區秩序和進攻中國抗日大後方起碼的兵力。

歐洲戰場出現後,外國援華計劃發生劇變,蘇聯逐漸減少對華援助;英、法兩國因不敢得罪日本,法國在日本的壓力下,于1940年6月中斷越南至雲南的鐵路通行,英國關閉了滇緬公路,使中國陷入完全孤立的狀态。唯一使中國在外援上還有一點希望的是,1941年3月,羅斯福總統準許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國。

開羅會議召開前,“三巨頭”各懷什麼心思?最後如願了嗎?

到了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後,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的地位大為提高,外援情況有了根本變化,美、英等國為了保住在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為了保住在東南亞、南太平洋地區的政治影響力,需要制止日寇對這一地區的侵略。戰勝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行為,必須借助已經進行多年抗日戰争的中國戰場。

美國對中國的支援,不但涵蓋軍事與經濟援助,而且還包括政治地位的提升。中國戰場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政治地位的提升,促使反法西斯同盟增加了對中國的援助。中國政府也派出遠征軍遠征緬甸,協同英國軍隊作戰,蔣介石是以與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一起,成為世界四巨頭之一。

1943年10月30日,中國成為《莫斯科宣言》又稱《四國普遍安全宣言》或《四國協定》的四個簽署國之一,中國簽字代表為駐蘇大使傅秉常。這項宣言的重點為四強将持續戰鬥至獲得最後勝利,任何一國不能單方面與敵簽訂和約。

開羅會議召開前,“三巨頭”各懷什麼心思?最後如願了嗎?

中國在當時無疑是一個貧弱的大國,但無視它的作用,顯然是不明智之舉。由于斯大林與蔣介石不願“見面”,幾經商讨,羅斯福和丘吉爾決定美、英、中三國首腦先在開羅聚會。

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次重要集會,它的召開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特殊的任務。

進入1943年以後,侵略與反侵略的較量已經出現了向有利于反侵略方面的轉化,反侵略一方無論是從實力還是在氣勢上都開始擁有優勢。從夏天起,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盟軍開始進行局部反攻:歐洲德軍大敗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消滅32萬人;美、英聯軍成功登陸西西裡島,意大利政府宣布投降;在太平洋戰場,日本慘敗于中途島,美國轉為攻勢。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如何加快戰争程序、結束法西斯侵略進行會商。同樣,因為戰争即将取得勝利,作為美、英、蘇大國已經在開始思考戰後的世界格局,有必要對世界态勢進行有利于各自的規劃。

在1943年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戰後的世界安全和秩序,提出了建立美、英、蘇、中四國警察力量的計劃。8月間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會議中,着重讨論了戰後的世界秩序重建問題。10月間,美、英、蘇外交部部長和中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代表各自政府,在莫斯科簽署了《普遍安全宣言》,确定了最後消滅法西斯和戰後國際安全的普遍原則,提出要“以愛好和平國家主權平等之原則為根據”,成立一普遍性的國際組織,在此基礎上,羅斯福建議召開美、中、英三國領袖會議,以統一在亞洲地區的行動。會議為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做了必要的準備。

開羅會議召開前,“三巨頭”各懷什麼心思?最後如願了嗎?

羅斯福在會前曾躊躇滿志地對兒子伊利奧談到對世界局勢的看法:“美國将不得不出面上司并運用我們的斡旋進行調解,幫助解決其他國家之間必将産生的分歧:俄國和英國在歐洲,英帝國與中國、中國與俄國在遠東。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是大國,是強國,而且我們不妄求。英國在走下坡路,中國仍在18世紀之中,俄國猜疑我們,而且使得我們也猜疑它。美國是能在世局中締造和平的唯一大國。這是一項巨大的職責,我們實作它的唯一辦法是面對面地與這樣的人會談。”這段話形象地說出了羅斯福想做戰後世界的“領袖”的得意心情。

與羅斯福相比,丘吉爾不那樣躊躇滿志,他主要關心歐洲戰局,另外是不讓日本進入英屬印度,以及收複新加坡這塊陷落的基地,仍保持英國在整個亞洲的殖民利益。

蔣介石則是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要求英國協助進行緬甸反攻,争取美國更多軍援物資和貸款,并收回被日本占領的東北及台灣、澎湖等群島。

開羅會議最後确定了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意義重大。戰略方面,會議上雖有很多的決議和承諾未付出實踐,行動計劃也一再延遲和更改,最後仍達成了中、美、英三國聯合反攻日本的目的。此外,在會後發表的《開羅宣言》中明确宣告:戰争結束後,日本必須将東北三省、台灣和澎湖列島歸還給中國,使北韓獨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