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炮楼纯粹是一种欺负中国太落后的工具,谁叫当时的中国衰落到极点,连点重武器都掏不出来呢?但话说回来,欧洲战场炮楼哪里有“不太用”?欧洲的炮楼比日本嚣张得多,别急,看老王怎么讲。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重庆云阳彭家楼子,清同治年间建设的碉堡式建筑

当年日军之所以搞出炮楼这种东西,说起来还是受了山西、河北的一些土地主启发,这些地区的地主们都喜欢建一种被称为“庄寨”或“坞堡”的建筑,既是住宅,也是防卫性的堡垒,相当的坚固。《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迷龙唱得“情人迷”歌词里“你家的院墙高啊,四角还搭炮台啊~”大抵就属于地主的防御建筑。

这种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新朝时期,当时王莽篡政,天下大乱,地主们为了在乱世中守家自保,便纷纷用官方筑城的手法加固自己的庄园,继而修筑出了一个个小军事要塞,这便是最早的坞堡,也被称为“邬壁”。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后来到了东汉年间,这种建邬堡自守的策略成了地主阶级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既是基层统治阶级,又是雄踞一方蠢蠢欲动的豪强,“坞堡”不仅防御横行的盗匪流民,同时还防范着庄丁佃户的造反,以及来自其它坞堡的黑手。当时比较著名的坞堡是董卓在陕西眉县渭河边修筑的“郿坞”,据说“高厚七丈,周一里余”,简直是座小城,被称为“万岁坞”。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晋朝时衣冠南渡,背井离乡的北方大家族,把这种方式也带到了南方,形成了客家土楼等别具一格的生活式堡垒。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广东的一系列“碉楼村落”,有没有想起《让子弹飞》里黄四郎的家?

继而还有东南沿海一带的“碉楼”,它们多为下南洋、上金山的华人衣锦还乡后所建,概念其实也来自坞堡,又能守卫田产,又能防御山匪劫掠。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甘孜地区高耸的碉楼,曾经清军在这上面吃过大亏

同样的东西我们在川藏一带也能发现,只能说修碉堡,搭炮楼,已经成为中国过去深得人心的民俗,地主阶级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制造了与欧洲城堡领主们高度近似的建筑生态。(其实许多城堡并不比一般城堡规模小)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崇祯年间山西陈氏三兄弟修筑的“河山楼”,可容纳千人,避抗流寇

“坞堡”长期在中国存在,在衙门都管不着的乡间,它们就是最有效的统治工具,帮助地主阶级维持着统治权,许多近代的坞堡专门雇佣或养着护院私军,他们有各种良莠不齐的枪械甚至火炮,再搭配上坞堡层层叠叠的防护和地形营造,过去寻常的轻武器军队还真不一定啃的动。

实际上红军、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日寇都不同程度地在坞堡前吃过亏,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想一点代价都不付的攻下坞堡是很难的事,哪怕现代化军队也没辙。坞堡在设计上走的就是据险而守,顽抗到底的路数,否则它们早就在漫长历史中一次又一次的流民大潮中毁灭了。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当时土地主们的坞堡强到什么地步呢?日本鬼子为了抢劫河北、山西的一些庄子,甚至出动了步兵炮和飞机对付他们,虽然最终也能攻进去杀戮一空,但遭受的损失也足以让自诩为现代强军的日寇牙痛。所以当局势缓和后,日寇便不再对这些难啃的地主碉堡下手了,一来打着太憋屈,二来封建地主阶级是吞噬中国的好帮手,通过他们能更好的统治中国人。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山西的坞堡是如此之多,许多今天都依然出名,像泽州的圣母玫瑰堂,汾西的师家沟,沁水湘峪古堡、柳宗元家的柳家堡,铁壁铜墙砥洎城等等,平遥更是遍布这些东西,它们都有相当的历史,中国的地主城堡。

在一些残留的日军暴行记录里,我们还能找到当年鬼子攻打坞堡的只言片语,比如日军大同黑田师团对应县“下社十二联堡”的侵略,阎锡山的部队败退后,日军动用了坦克才打开这些堡垒的大门,随后对其进行了大屠杀,连和尚都没放过。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当然,日军也从地主们身上总结到了经验——既然这种土木建筑的堡垒式据点令人这么头痛,何不将之改进发扬一下,用形同封建统治的方式来控制中国乡野?日军完全可以通过建筑类似的小堡垒群,将中国的农村给分割、镇压,就像铁桶一样把中国人箍死!由此,日军展开了大修炮楼的历史,这是一种战略,它最大的好处是能用最少的兵力,最大程度地控制住中国的农村,继而为太平洋战争空出兵力。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要知道,当时抗战的主力已经从国民政府转向敌后作战方向,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指导下的红色军队,藉此迅速完成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问题,在广大敌后战线四处开花,制造了大批敌后根据地,发动了成千上万的群众,把日军的阵线扯成了破抹布。日军因此开始了疯狂的大扫荡和治安战,而如何限制八路军等敌后抵抗力量,便成了一等一的大事,这直接催生了“炮楼”的出现。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于是中国战场上出现了奇特的一幕,日军开始拼命地修筑“炮楼”,它们依托这种工事建立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据点,然后据点间彼此交通相连,甚至有电话线相连。炮楼多的地方,一道山梁就有几座工事,互相能相望相守,还建立了“交通快道”方便互相支援,一旦某个据点遇袭,其它据点马上进行支援。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日军炮楼发展到后来,形式变得各不相同,有的大据点电台、电灯、电话一应俱全,还配有各种库房、车库、粮库及后勤单位,驻军也相当的多,炮楼的建造也大量动用了水泥、钢筋,相当的高耸坚固。而那些小据点的炮楼则良莠不齐,有的连水泥都没用多少,完全是动用中国劳力,采取土法建筑的土砖楼,当真与地主们的寨子差不多了。其驻军也不多,有的仅丢下几个伪军或伍长以下的日军。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八路军在研究大炮楼

但无可辩驳的是,炮楼的封锁的确对中国战场起到了相当的遏制作用,根据地被逐层分割,成为彼此难以流动的死水,而日军则借助炮楼网格间的交通线来去自如,到处发动“铁壁合围”、“治安强化”等大扫荡,让中国敌后战场一时陷入了危局。

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中国军民的武器极端落后,“单打一”、铸壳黑火药手雷、石头地雷、复装子弹和红缨枪、大刀片几乎成了坚持抗战的代名词,当时八路军哪怕缴获一挺重机枪,都会引来日军的大扫荡,还声称“交出机枪,可以免战”。日寇相当明白,只要遏制住武器优势,没有外援,纯靠缴获的八路军就会越打越弱,而连门炮都稀罕的军队,是没什么办法对付炮楼的。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八路军武工队在扒炮楼

所以,中国敌后战场便屡屡发生这样的一幕——八路军、新四军屡屡为打通某处要冲,与日军展开了旷日的“扒炮楼-修炮楼”活动,各级军分区和部队组织极为重视日军炮楼,每每欲扒之而后快,因为这承担着持久战战略的顺利进行,而且相比兵强马壮的城市,往往落单的炮楼敌人更容易被消灭,长期进行下去,可以起到零敲牛皮糖的效果。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许多日军炮楼只是普通的砖楼而已

倘若将战场放在欧洲,那么鬼子的炮楼显然起不了作用,因为欧洲战场拉出来一水的工业国家,哪怕是被称为“第六强”的意大利,他们的军事工业也远超衰败的中华民国。在一个飞机大炮坦克到处逛的战场上,日军炮楼连一般军事掩体的规格都算不上,许多炮楼还干脆就是占据的地主坞堡改建而成,哪里经得起正儿八经的炮火攻击。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上图.被炸掉的炮楼,从军刀看,日军起码折了个“下士官”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大部分日军炮楼一枚200公斤航弹就可灰飞烟灭,一门76mm炮就能将其炸上天,哪怕有个37mm战防炮都够它们喝一壶,可中国抗日军民哪里去变这些东西?武汉军区副司令肖永银当年缴了门山炮,乐得比过年还开心,结果光把炮拉回去都熬得吐血。实际上,当年八路军仅仅将迫击炮改成平射,许多日军炮楼便已经挺不住了,给炸得房倒屋塌。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后期八路军打出了经验,打出了本事,日军也给打掉了锐气,打掉了军心,炮楼便越来越流于形式了。部队中有些出了名的“狠人”,甚至敢跑到伪军炮楼要酒吃,而丧了胆的日军也只敢龟缩在楼里不出来,任由八路军从楼下穿来梭去,惊恐的等待着灭亡的时刻。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欧洲战场并非没有炮楼,只不过他们的炮楼多以防空、防海为主,比如英国当时架在海岸线的高脚铁塔,它们当年被插满了海岸,既负担着提前防空预警的工作,又担当着防止海上船舶渗透的责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德国也有类似的炮楼,其实它们在“大西洋壁垒”和“齐格菲防线”等地方修筑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堡垒,规模都远超日军的砖头小破楼,像诺曼底登陆时,奥马哈海滩的岸防工事矗立在高耸的崖壁顶上,给美军带来了沉痛的杀伤,而舰炮、轰炸对它们的损伤却一般般。它们的目的是防炮而非日军炮楼那样“瞭望、封锁”,自然结构呈巨大的地堡状。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至于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它已经将山都挖空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堡垒,这还能说什么呢?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类似的东西也出现在苏联、比利时身上,比利时陆军当年因为喜欢在山上修各种炮台、炮楼、碉堡和要塞,被人称为“以山塞立国”,只是这些要塞在汹涌的德军面前大多没来得及表现就完蛋了。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列日要塞等地展开过顽强的防御战,最终比利时人的坚城让德军的巨炮所粉碎,也宣告了要塞时代的结束。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苏联人在二战时亦通过大规模堡垒群与德军对抗过,在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中,苏联要塞的堡垒群与德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此战德军、苏军均使用了巨炮对轰,苏军炮台上有多门305mm巨炮,而德军则直接运来了800mm的“古斯塔夫”,是人类史上真正的岸上巨炮对决。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此外,德军还有建设在城市内的“防空炮台”,这些建筑堪称时代的良心,德国人动用了最好的钢筋混凝土制造了一个个巨大的多面炮台,然后在上面放置巨大的128mm双联高射炮。这些炮台不仅给苏、盟军战机带来了重大杀伤,还在随后的一次次战役中表现突出,柏林战役中,设置在国会旁的炮楼几乎以一己之力顶住了苏军的局部攻势。

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直到战后很多年,人们还在想办法处理这些纳粹炮楼,要炸掉它们是一件相当艰巨的事情,这也成了许多防空炮楼得以存活的理由。怎么样?比起日军那些只为搞封锁的“小把戏”,欧洲的这些炮楼是不是更加的符合现代战争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