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两市成交1.26万亿,较上一交易日明显放量,连续35个交易日维持万亿以上成交,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98%、深成指上涨1.23%、创业板指上涨1.01%,白酒、证券、建材领涨,北向资金净流入216.56亿。

莫名其妙的大涨让大部分小伙伴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尤其是那些从年初以来就一直坚守茅指数的小伙伴,最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从昨天的盘面看,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市场普涨,带头的不是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宁指数,而是以茅台为代表的茅指数,;二是成交量有所放大,沪深300有带量突破的迹象;三是北向资金开启疯狂扫货模式,单日买入216.56亿,居历史第二位。
关于北向资金疯狂扫货的逻辑,老书认为有这么几点:一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近期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汇率都创出了自2018年5月三年以来的新高;二是国内金融宽松的预期,重磅会议的表态以及今年央妈连续两次全面降准向市场传递着从宽货币到宽信的信息;三是市场整体估值偏低,不论是沪深300还是全A指数的估值都比美股低很多,性价比较高;四是PPI与CPI的剪刀差缩小,有利于下游企业释放业绩,尤其是龙头企业。
不过没等小伙伴们高兴半天,央妈就泼了一盆冰水,昨日晚间央妈突然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
看完这个消息,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昨天吃肉的小伙伴捶足顿胸的表示今天要吃大面;踏空的小伙伴则窃喜今天可以捡便宜筹码;还有的小伙伴表示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啥意思!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前段时间央妈不是刚降准释放流动性么,这是利好消息;那这个就是升准减少市场的流动性,属于利空消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升准针对的是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可以理解为特指美元。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既然前段时间央妈降准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而美元流入也可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那为啥还要阻止美元流入呢?关于这个问题,老书想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小明感冒了,然后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看过之后说不严重,是扁桃体发炎引起的,于是就开了点消炎药,并叮嘱多喝水。这本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你却觉得药效太慢,非得让小明按照治疗肺炎的方式去输点滴,按照你给的这种治疗方式是见效快,但伤身体。
阻止美元快速流入也是同样的逻辑,国内市场需要流动性,但不需要过度的流动性,目前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外贸创造的流动性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经济的要求,不需要外资再快速的流入。另外就是以外资为锚释放的流动性未来还会回流,平时外资正常进出倒是关系不大,但如果在由于过度流动性炒高资产价格时外资突然撤出,就会导致资产泡沫破裂,引发金融甚至经济危机,不得不防。再就是近期人民币升值较快,在美元指数快速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不贬反升,形成了强烈的升值预期,12月份仅股市中外资净流入就高达500亿,出现了疯狂抢筹的情况,这种升值预期不打掉就会导致外资流入越来越快,从而推升资产泡沫,造成风险。最后就是利好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太快会对冲掉外汇收益,所以延缓升值有助于保护出口企业的利润,从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说完原因之后,老书再简单谈一下对股市的影响。先说结论,那就是利空。不过老书觉得这个利空是短期的,因为趋势一旦开启在完全形成一致性预期之前不会停止,中间任何措施都只能延缓趋势而不能阻止趋势。上面也提高,今年年中就提高过一次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我们来看自6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走势:短期内确实会回调,但是现在看都创了新高,而且中间这个波动并不大。所以要不要做中间这个短差,小伙伴自己拿主意,反正老书是倾向于卧倒装死。当然,以上仅是老书个人的投资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小伙伴们请谨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