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 ASH大咖评丨刘爱军教授:ORR为45.5%,Iopofosine I-131有望为RRMM患者提供新选择

作者:医脉通血液科
2021 ASH大咖评丨刘爱军教授:ORR为45.5%,Iopofosine I-131有望为RRMM患者提供新选择
2021 ASH大咖评丨刘爱军教授:ORR为45.5%,Iopofosine I-131有望为RRMM患者提供新选择
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今年,第63届ASH年会将于12月11日~14日在线下及线上召开。来自梅奥诊所的Sikander Ailawadhi教授团队的1篇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相关研究入选今年ASH年会的Poster部分,医脉通特邀北京朝阳医院刘爱军教授对该研究进行点评。

研究背景

磷脂醚类(PLE)为针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机制。肿瘤细胞膜上含有较多的脂筏(认为是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和抵制细胞凋亡)。磷脂药物耦联物(PDC)是专为与脂质具有高亲和力而设计的,与脂质结合后导致跨膜反转,能够将附着的治疗药物直接输送到细胞膜上。Iopofosine I-131(最初定名为CLR 131)是一种可为肿瘤细胞靶向放射治疗运输I-131的新型PDC。美国研究者正在进行一项开放标签的2期试验CLOVER-1(NCT02952508),旨在评估Iopofosine I-131对RRM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MM患者的入组标准包括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和一种免疫调节剂难治的疾病进展或复发(除非不耐受/不符合接受此类药物治疗的条件),且既往治疗线数没有上限。Iopofosine I-131在3个月内分4次静脉注射(15-20分钟),每个周期间隔1-2周给药,最多2个周期,同时每周给予地塞米松40mg(>75岁的患者为20mg),持续最多12周。在使用Iopofosine I-131后,没有给予其他抗肿瘤或靶向治疗,直到研究者给予新的临床指示。不良事件(AE)按NCI-CTCAE v4.03评估,缓解情况按2016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标准评估。

研究结果

11例至少三线难治(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MM患者已被纳入该研究,数据截至2021年5月28日。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2岁(范围:34-77岁),既往平均治疗为7.2线(范围:3-17),接受的平均总体剂量为75.4mCi(范围:59.7-118.7)的lopofosine I-131。总缓解率(ORR)为45.5%(5/11),临床获益率(CBR)为72.7%(8/11),疾病控制率(DCR)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4个月。在四/五类药物难治的患者亚组中,疗效增加,ORR为80.0%(4/5),CBR为100%(5/5)。

MM患者的主要治疗相关突发不良事件(TEAE)包括血细胞减少症(87.5%),这与以往使用Iopofosine I-131的经验相一致。最常见的血细胞减少症包括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症(62.5%)、贫血(62.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2.5%)和白细胞计数减少(50%)。没有发生输注相关反应或AE。

研究结论

lopofosine I-131的初步结果显示,在多线既往治疗的三线难治性MM患者中,ORR为45.5%,CBR为72.7%,疗效可喜。值得注意的是,Iopofosine I-131在四/五类药物难治的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疗效,ORR为80%,突出了其作为后线疗法的潜力。Iopofosine I-131是一种新型肿瘤放射治疗方法,可能为对传统MM疗法难治/无反应的患者带来获益。CLOVER-1研究目前正在积极地在全美范围内招募至少三线难治的MM患者。

刘爱军教授点评

多发性骨髓瘤由于其克隆内部异质性,起病即存在多个亚克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又易发生克隆演变,终将反复复发进展直至耐药危及生命。尽管近年来新药辈出,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新型免疫调节剂、CD38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以及核输出蛋白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双克隆抗体、CAR-T临床研究如火如荼,骨髓瘤仍无法治愈。

梅奥诊所的Sikander Ailawadhi教授团队正在进行的这项开放标签2期试验CLOVER-1(NCT02952508)显示Iopofosine I-131对三线难治、多线难治的RRMM患者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突出了其作为后线疗法的潜力。Iopofosine I-131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放射治疗方法,可能为对传统MM疗法难治/无反应的患者带来获益。

2021 ASH大咖评丨刘爱军教授:ORR为45.5%,Iopofosine I-131有望为RRMM患者提供新选择

参考来源:Sikander Ailawadhi, et al. 2021 ASH. Abstract #1652.

2021 ASH大咖评丨刘爱军教授:ORR为45.5%,Iopofosine I-131有望为RRMM患者提供新选择

刘爱军 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止血与血栓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髓瘤分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靶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液专委会副主委

北京癌症防治协会止血与血栓分会常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育力保护保存专委会常委

北京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委(第十二届)

北京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

2015-2016年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血液肿瘤,主要包括浆细胞肿瘤,肿瘤与凝血

第一参与人参加国自然、北京市自然、首发基金等研究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等杂志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参编专著6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