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月下讲古 |“傻人庄”的牛肉秘笈

作者:叶子故事写作

文|蒋凤姣

月下讲古 |“傻人庄”的牛肉秘笈

说到常州本地的牛肉,口味最好又最有历史渊源的,非湟里牛肉莫属。湟里地处江南水乡腹地,田间耕种离不开牛畜,而河网交叉的水路环境,又是四方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处。文史上记载,从清代开始,湟里的牛市和牛肉便闻名江南。

话说民国初年,湟里街上开着好几家牛肉店。可是开着开着,门面和地段都最好的“牛记”“任记”“汤记”牛肉店,生意日渐清淡,食客越来越少。而街西头最偏僻处的“庄记”牛肉店,却生意日渐兴隆,每天供不应求。

“庄记”牛肉店的老板姓庄名子铎,为人低调,处事不显山露水,有时甚至显得有点笨拙愚傻,不免让同行小觑。眼下人们好奇的是,他这店到底有什么独门秘笈?

眼看着自家的牛肉店就要关门,其中的“牛记”老板牛大勇坐不住了。也是急中生智,牛老板灵机一动,叫来自己店里的一个小伙计,让他去北街的庄记牛肉店当“卧底”,打探实情。

小伙计名叫蒋松,很是机灵,他来到“庄记牛肉店”后,就说自己是个外乡来的,因盘缠被偷而流落在湟里,恳求老板收留,甘愿当牛做马,只需一日三餐即可。

年过花甲的老板庄子铎并无疑心,还真把蒋松收留了下来。

店里很忙,蒋松很快就被安排活儿:喂牛、牵牛。庄子铎亲自交代事宜:喂牛的时候一定要满面笑容,表现得很开心,要哼着小曲儿,不能让它们听到和看到杀牛的情景,还要亲亲热热地跟它们说话,让它们感受到人的善意。

蒋松不明就里,问这是为什么?庄子铎说:“牛看上去老实,其实是很聪明的动物,一旦感觉到人的杀机,情绪就会变得恐惧、伤心,浑身的肌肉就会变紧,内脏还会生病,人吃了这种牛肉不仅口感不好,也容易染疾得病。而牛如果看到喂养人的亲切笑容,听到的是温柔的话语,它就会心情愉快,肌肉便会放松,不仅长膘快,宰杀后的肉质嫩滑,吃起来口味也特别鲜美。”

蒋松听了,不由得连连点头,心里暗暗佩服。来到牛圈,他发现这里养的牛都是健壮而年轻的牛,这跟牛家的“老弱病残”大不相同。这样的牛肉成本显然高出很多,而且吃得也不错,都是新鲜的草料,外加“稻谷开花”。

所谓“稻谷开花”,就是把稻子加水后煮熟,像玉米花一样裂开花,口感好有嚼劲,这种饲料是牛最爱吃的,吃了也容易长膘。

这让蒋松难以理解,这都是些要杀的牛了,居然还吃这么好,不是浪费吗?因为别家牛肉店的牛一般都是不喂食的,而是直接用一根水管,通过静脉把水注射到牛的身体里,随着水不断的注入,牛身也越来越肿大,最后终于承受不住轰然倒地,这时屠夫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把牛宰杀,牛肉也凭空增加了好多的分量。

而“庄记”却反其道而行之,蒋松在心里默默地在算一笔账,这样的牛肉还有没有利润。然而让蒋松大感意外的事还在后头,屠夫宰杀过的牛肉,都要放在空旷的院子里摊开晾放,这个蒋松是懂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新鲜。除此之外,院子里还有十来口大缸,里面都浸泡着生牛肉,上面还压着大石头。

这个蒋松有点看不懂了。他忍不住又向庄老板请教,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月下讲古 |“傻人庄”的牛肉秘笈

或许庄子铎是有心栽培蒋松,仍然笑眯眯地告诉蒋松:“牛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人都爱吃的一种美食,可以红烧,也可以炖汤。但是很多人做牛肉都带有一点腥味,切片后一会儿就发硬、卷片,那是因为没有弄干净牛肉里面的血水。庄记的牛肉至少要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然后再把牛肉煮上一开,目的就是去除血水。”

“可是这样做的话,不仅费时费工,还损失了重量,一般的牛肉店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的。”此时,蒋松都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冒着露馅的风险忍不住脱口而出。

“那就很难做出让客人吃了还想吃的独特的牛肉风味。”庄子铎意味深长地说:“能够做成事的都不是聪明人,以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是失败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客人的嘴才是最聪明的。”

蒋松琢磨了好一会儿,突然有了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

庄子铎似乎并不屑于藏私,完全把蒋松当自己人一样悉心传授经验。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月间,蒋松便毫不费力地得到了“庄记”牛肉店的独门秘笈,还额外得到了一个月的佣金。于是,他决定向庄老板辞行,面对和善的庄老板,蒋松有些羞愧:“庄老板,您是个好人,谢谢您收留了我,还给我盘缠,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庄子铎并不意外,仍然是笑眯眯地:“我把庄记的独门秘笈都已经传授给你,你可以回去转达给牛老板,帮他东山再起。”

这话无异于平地惊雷,把蒋松炸懵了:“庄老板,您……您知道我的……来历?”

庄子铎点点头,微笑着说:“知道,从你来到我这儿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了。”

“那你为啥还收留我,还悉心地教我?”这下蒋松更加疑惑了。

庄子泽又傻傻地笑了笑:“滆湖的水给一个人喝肯定是喝不光的,同行并不一定都是冤家,也能做朋友。做一门生意、开一家店,好人品比好技艺更重要啊!

“牛记”牛肉店拿到蒋松带回的这份“独门秘笈”后,大受启发,于是也改变了经营模式,注重牛肉的食材品质和经营理念,更讲究经商道德和同行互助。

由于庄记的无私分享,没多久,整个湟里的牛肉品质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直到百年之后的今天,湟里牛肉仍然以家庭作坊为主要特色,成为江苏武进的一道美食。后来,还作为“舌尖上的非遗”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呢!

月下讲古 |“傻人庄”的牛肉秘笈

(刊于《民间文学》2021.8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