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一人种出现“进化”,300年就发生改变,未来会诞生新人类吗

在太平洋的有一海岛上,上面生活着一群人,他们来到这座岛的时间不过300年左右,却因为岛上独特的环境开始有了“进化”的表现,难道这群人就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样本?以后还会出现全新的人类吗?

这一人种出现“进化”,300年就发生改变,未来会诞生新人类吗

巴瑶族是一个生活在东南亚海域上的一个民族,主要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

巴瑶族的生活方式与吉普赛人非常相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所以也有人将他们称为“海上吉普赛人”。在印尼语中,“巴瑶”就是“海上之民”的意思,他们把船当做自己的家,一天之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或者是生活在自己修建的吊脚楼中。

这一人种出现“进化”,300年就发生改变,未来会诞生新人类吗

巴瑶族人平时就以捕鱼和潜水捕捞其余水产品为生,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就像是自家的菜地一样,抓鱼就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事情。

巴瑶族人几乎不需要任何渔网或者鱼钩,而是用一根特制的长矛来捕鱼,并且他们也不需要任何的潜水服,只用戴上一个用玻璃镜片制成的护目镜就可以直接下海捕鱼。

巴瑶族的每个人从小就天天下水捕鱼,潜水就是他们独有的绝技,他们在水中行走时就和在平地上一样自在。

对于潜水略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官方限制的自由潜水深度是40米左右,一般的自由潜水者只会在40米以上的水域进行潜泳,只有部分资深潜水教练才会尝试潜到40米下,这其实就说明了普通人想要潜到这个深度需要很久的努力。

不过对于巴瑶族人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他们族人的平均潜水深度都能达到30米到40米,还不需要任何的潜水设备,甚至还有一位75岁高龄的巴瑶族老人能够轻松潜入15米处捕鱼,这是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

当然,他们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例如他们每个族人都会在幼年时就将自己的耳膜刺穿,这样潜水时就不会感受到水压带来的痛苦,这也让许多巴瑶族人在晚年的时候听力都非常差。

这一人种出现“进化”,300年就发生改变,未来会诞生新人类吗

无需潜水设备就能在水下自由活动,这令许多科学家感到好奇。

有研究者在征得巴瑶族人同意之后将他们过世的族人进行了解剖。经过解剖,科学家发现巴瑶族人的脾脏比起一般人类来说要大上50%左右,其余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倒是和普通人无异。

这就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巴瑶族人其实只有300年左右的海上生活时间,但就在短短的300年之中,他们就已经开始有了如此明显的改变。增大的脾脏可以储存更多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是人体内运输氧气的载体,这就使得他们比起普通人能够潜水更久。

这种变化也可以称之为“进化”,类似于“适者生存”导致的变化,就像长颈鹿的进化是为了吃到更高树上的树叶一样。

这种“进化”并非独此一例,早前,有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为了过滤冷空气,进化出了更高更长的鼻梁。

这一人种出现“进化”,300年就发生改变,未来会诞生新人类吗

不过,虽然巴瑶族人的身体结构与我们有区别,但他们仍旧还是属于人类这个物种。

至于会不会形成一个全新的人类,就要看之后的巴瑶族人是否会和现如今的人类产生生殖隔离,如果他们产生了生殖隔离就可以被认定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通过巴瑶族人的变化我们也会发现,进化并不是在物种形成后就停止的,地球上的每个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进化,也正是如此才帮助我们不断适应环境,从而更好地生活下去。

#进化#、#新人类#

作者:邓宇豪

责编:蔡芳

继续阅读